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道教十四首(其六)一得永得

学解见知皆是垢,声闻缘觉总为尘。

洗心涤虑禅天净,凡圣齐瞻慧日明。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此诗以“学解见知皆是垢,声闻缘觉总为尘”开篇,揭示了对知识和认知的深刻反思。在佛教中,“垢”象征着烦恼和束缚,而“尘”则比喻世俗的杂念。这两句诗表明,即便是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若不加以净化和提升,也如同垢和尘一样,会成为心灵的负担。

接着,“洗心涤虑禅天净,凡圣齐瞻慧日明”两句,表达了通过修行达到心灵的纯净与清明。禅宗强调的是内心世界的净化,通过冥想和修行,去除内心的杂念和烦恼,达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在这里,“禅天净”意味着心灵的清净,“凡圣齐瞻慧日明”则表示无论凡人还是圣贤,在智慧之光的照耀下,都能看到真理的光明,体现了佛法的普适性和包容性。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探讨了儒、释、道三教在追求精神净化和智慧提升过程中的共通之处,以及最终目标的统一性。它鼓励人们超越表面的知识和身份,深入内心,寻求真正的自我觉醒和精神的自由。

收录诗词(190)

李道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别号“莹蟾子”。精于内丹学。博学多才,他的内丹理论兼容并包,系统非常完整。其师王金蟾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融合内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内丹理论以“守中”为要诀。故后人称其为内丹学中的中派

  • 字:元素
  • 号:清庵
  • 籍贯:湖南都梁(武冈)

相关古诗词

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道教十四首(其七)抽添铅汞

抽铅只是绝尘缘,添汞工夫本性天。

情性混融仙道毕,汞铅凝结大丹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道教十四首(其八)玄牝之门

玄关牝户道之门,辟则从乾阖则坤。

迷者忙忙推口鼻,如何本命复归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道教十四首(其九)出群迷径

抛名弃利乐清虚,万幻诸缘尽剪除。

性海波澄舟到岸,一轮皎月出云衢。

形式: 七言绝句

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道教十四首(其十)入希夷门

三关透了达真玄,真造无为本自然。

举步便超无色界,抬头身在大罗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