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道教十四首(其十)入希夷门

三关透了达真玄,真造无为本自然。

举步便超无色界,抬头身在大罗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对道教境界的深刻理解与赞美。诗人李道纯通过“三关透了达真玄”,表达了超越世俗、直达道家精神核心的追求。这里的“三关”可能指的是修行中需突破的三个层次或障碍,象征着修行者从凡尘走向精神世界的历程。“真造无为本自然”则强调了道家哲学中的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理念,即真正的创造和作为源于自然的本性,而非外力强加。

“举步便超无色界”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每一步都超越了物质世界,达到了一种超越感官体验的境界,暗示了通过内观和修行,人可以达到心灵的纯净与自由。“抬头身在大罗天”则进一步将这种超越推向极致,意味着修行者不仅超脱了物质世界,更达到了宇宙的最高层次,与天地同在,与宇宙和谐共存。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即追求内在的平静、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超越物质世界的局限,还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激发读者对于精神追求和人生境界的思考。

收录诗词(190)

李道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别号“莹蟾子”。精于内丹学。博学多才,他的内丹理论兼容并包,系统非常完整。其师王金蟾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融合内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内丹理论以“守中”为要诀。故后人称其为内丹学中的中派

  • 字:元素
  • 号:清庵
  • 籍贯:湖南都梁(武冈)

相关古诗词

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道教十四首(其十一)多言数穷

千经万论讲宗风,可叹迷途见不同。

大辩高谈夸俊锐,到头终是落顽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道教十四首(其十二)不如守中

说妙谈玄了不通,争如默默守其中。

不偏不倚玄关透,不易方能合圣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道教十四首(其十三)九转神丹

立鼎烧乾四大海,安炉炼碎五虚弥。

金丹成象包三界,方是男儿得志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道教十四首(其十四)可道非常道

真常之道无言说,有说分明是背宗。

若向不言中会意,不劳余力备全功。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