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二首(其二)

西域当晦时,微月见西北。

元有耶律氏,遂作庚午历。

斯人非妄者,乃是目所击。

流沙与昧谷,万古地不易。

相传无此语,止谓哉生魄。

天道岂不常,推移在异域。

何得起巫咸,为我究其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域地区在夜晚的暗淡时刻,只有微弱的月光从西北方向透出。诗人提及耶律氏创造了一种名为庚午历的历法,此人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亲眼所见。他指出那里的自然环境,如流沙和昧谷,自古以来就保持着不变。诗人质疑,如果当地没有流传这样的说法,只是将这种现象与神话中的哉生魄联系起来,那么天道的运行规律是否真的有所不同。他进一步思考,既然天道在异域有所推移,为何不能请教像巫咸这样的智者,去探究其中的奥秘。整体上,这首诗融合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体现了明朝文人程敏政的哲思。

收录诗词(2541)

程敏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隐士五首(其一)楚狂

天王不西狩,列国多游士。

楚狂独何人,长歌向夫子。

慷慨凤德衰,当已胡弗已。

晏岁草木蕃,吾道亦云否。

岐山鸟不至,吾已方自此。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隐士五首(其二)沮溺

辨士朝入境,莫享禄万钟。

胡为两遗老,垦此荒田中。

行行问津者,日晚悲途穷。

邯郸杀鸣犊,颈血流殷红。

临河返车辔,太息尼山翁。

形式: 古风

隐士五首(其三)荷筱

丈人皓须眉,以杖荷其筱。

不暇与客言,耘此田间草。

日暮游客来,鸡黍聊结好。

膝前两儿郎,终岁足温饱。

栖栖陈蔡间,弦歌向谁道。

形式: 古风

隐士五首(其四)晨门

石门何巍巍,下有司晨者。

击柝夜不堪,随分老田野。

中原多战伐,仁义若土苴。

栖迟复何为,所幸知者寡。

何意鲁乘田,终年走车马。

形式: 古风 押[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