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祐休明祚,时生隽杰臣。
贤科首多士,宰府泽生民。
焕烂三台正,冲融四海春。
欲知甄冶力,试问白头人。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所作,名为《司徒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其一)》。诗中通过对韩国富的赞誉,反映了作者对理想官员的期待和推崇。
"天祐休明祚,时生隽杰臣"两句表达了天命所授,适时而生的贤能之士,是国家的栋梁。"贤科首多士,宰府泽生民"强调了这些才德兼备的人才,在官府任职能够广泛地惠及百姓,造福于民。
"焕烂三台正,冲融四海春"写出了他们的政绩如同日月星辰般明亮,影响深远,如春风化雨一般温暖和煦。"欲知甄冶力,试问白头人"则是在询问这些老者,他们亲历的岁月中,对于那些贤能官员的评价如何,以此来验证他们能力的真实与持久。
整首诗语言庄重,意境辽阔,充分展现了作者对理想化的官僚形象的追求,以及对于国家和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怀。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留春春不住,昨夜的然归。
欢趣何妨少,闲游勿怪稀。
林莺欣有托,丛蝶怅无依。
窗下忘怀客,高眠正掩扉。
筇杖携已久,貂褥展犹新。
渐染岷山雪,拂除京国尘。
危扶醉归路,稳称病来身。
赖此斋中物,时如见故人。
秋水风波大,嗟嗟未可游。
渔樵自应乐,圭组为谁忧。
直木知先伐,明珠忌暗投。
果然钩可曲,不惜取封侯。
松菊陶潜宅,蓬蒿仲蔚家。
行游筇杖瘦,啸傲幅巾斜。
屋小疏茅覆,门深乱柳遮。
村童迎客至,竹帚扫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