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其五)问杜鹃

为问杜鹃,抵死催归,汝胡不归?似辽东白鹤,尚寻华表;海中玄鸟,犹记乌衣。吴蜀非遥,羽毛自好,合趁东风飞向西。何为者,却身羁荒树,血洒芳枝?

兴亡常事休悲。算人世荣华都几时。看锦江好在,卧龙已矣;玉山无恙,跃马何之。不解自宽,徒然相劝,我辈行藏君岂知?闽山路,待封侯事了,归去非迟。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翻译

问杜鹃,你为何竭力催人归去,你却不回呢?当年丁令威在灵虚山学道,化成仙鹤,飞返家乡,止息在城门前的华表上,漂泊在海上的燕子,都惦念自己的故乡。从吴国到楚国的道路并不遥远,况且你羽翼丰满,大可以乘东风西飞故里,为什么你却要栖息在这荒凉的林中,在树枝上啼血呢?
人间兴亡是常事,不必悲伤。人生的荣华富贵能享受几时?你看锦江依然流淌,而卧龙诸葛亮却早已不在;玉山依然耸立,跃马称帝的公孙述却不知到哪儿去了。不知道怎么宽慰自己,一切都是徒劳,我辈志向你岂能理解?待封侯之事完成,再踏上回乡之路也不迟。

注释

沁园春:词牌名,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等,正体为双调一百十四字,上片十三句四平韵,下片十二句五平韵。
为问:问。
为,词头,无实义。
抵死:急急,竭力。
催归:杜鹃鸣声像“不如归去”,故云。
归,有归隐之义。
汝:你。
胡:为何。
辽东白鹤:《搜神后记》载,汉代辽东人丁令威入灵虚山学道,千年后化鹤归辽,栖于城门华表柱上,见城郭犹在而人民已非。
尚:尚且。
寻:寻觅。
玄鸟:即燕子。
燕子能在海上飞,故亦称海燕。
犹记:还记得。
乌衣:乌衣巷。
吴:今江苏一带,词人写此词时当在吴地。
蜀:今四川一带,指杜鹃的故乡。
羽毛:指羽翼。
合:应该。
何为者:为什么。
荒树:荒野的树木。
都:总计。
锦江:岷江流经今四川成都附近的那一段。
好在:依旧,如故。
卧龙:已矣:死了。
玉山:即玉垒山,在今四川成都下辖都江堰市。
无恙:无病,无灾,这里也是“依旧”、“如故”之义。
跃马:指汉代公孙述。
王莽篡汉时,公孙述为蜀郡(今成都一带)太守,自恃地形险要,遂称帝。
后被刘秀军攻破,身死国灭。
见《后汉书》。
何之:哪里去了。
不解:不晓得。
宽:宽慰。
行藏:如为统治者所用,就出来做官;如为统治者舍弃,就回去隐居。
闽山:指词人家乡的山。
一作乌石山,在今福州;一作福建之山的泛称,均可通。
封侯:古代立有大功的人士可以封侯爵。
了:了结,完成。

鉴赏

这首词以杜鹃鸟为引子,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上片通过杜鹃鸟的形象,比喻自己漂泊异乡,如同辽东白鹤寻找华表、海中玄鸟怀念旧居,暗示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自由飞翔的向往。词人提到吴蜀之地并不遥远,意在表达自己有能力回归,但现实却是身陷荒树,血洒芳枝,象征着仕途的困顿。

下片进一步抒发了词人对兴亡更替的淡然态度,认为荣华富贵难以长久,如卧龙诸葛亮般的人物也已逝去,自己纵有抱负,却只能徒然相劝他人。词人感叹自身命运的不确定性,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能完成封侯的事业后,才不觉归迟。

整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借杜鹃之口,展现了词人对人生际遇的反思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陈人杰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

收录诗词(30)

陈人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陈经国,长乐(今福建福州)南宋词人,同时也是宋代词坛上最短命的词人,享年仅26岁。他现存词作31首,全用《沁园春》调,这是两宋词史上罕见的用调方式

  • 字:刚父
  • 号:龟峰
  • 生卒年:1218-1243

相关古诗词

卜算子(其二)

涧下水声寒,壑底松风静。

时有清香度竹来,步月寻疏影。

往事属东风,试问花应省。

曾是花前把酒人,别梦溪堂冷。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卜算子(其一)

雪后竹枝风,醉梦风吹醒。

瘦立寒阶满地春,淡月梅花影。

门外辘轳寒,晓汲喧金井。

长笛何人更倚楼,玉指风前冷。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三登乐(其一)

南北相逢,重借问、古今齐楚。烛花红、夜阑共语。

怅六朝兴废,但倚空高树。目断帝乡,梦迷雁浦。

故人疏、梅驿断,音书有数。塞鸿归、过来又去。

正春浓,依旧作、天涯行旅。伤心望极,淡烟细雨。

形式: 词牌: 三登乐

三登乐(其四)

一品归来,强健日、小园幽圃。扁舟兴、恐天未许。

想当年、持汉节,众齐咻楚。丹忠此日,盛名千古。

掞词章、师海内,纬文经武。莫寒盟、故山旧侣。

到鲈乡、还又是,秋风斜雨。鸣刀鲙雪,未应便去。

形式: 词牌: 三登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