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画赞

稽首补陀闻思修,千手千眼普供应。

世人两手及两眼,眼见手捉各随心。

多一手眼无用处,即与骈拇枝指等。

菩萨照用一时行,应以千心为主宰。

相彼方寸湛然地,不容二念那复千。

我谓菩萨如水月,一水一月同照曜。

方员大小虽不同,举手见月等无二。

我今续此妙色相,以为正念皈依处。

于一身心起多想,而作千手千眼见。

普愿大员镜智中,知我此念无间断。

所求皆应如谷声,请无不从亦如是。

形式: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林之奇的《观音画赞》是一首赞美观音菩萨的诗。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将观音形象与佛教教义相结合,通过描绘观音的千手千眼形象,表达出对观音智慧和慈悲的崇敬。首句“稽首补陀闻思修”表达了对观音修行之地补陀山的敬意,接着通过“千手千眼普供应”强调观音无所不在,能满足众生的需求。

诗人进一步指出,虽然世人看似拥有两手两眼,但若不能一心,再多的手眼也无用,暗示了内心的纯净和专注的重要性。观音菩萨则能同时运用千心,以一颗广大无边的心来应对世间万象。诗人比喻观音如水月,虽形貌各异,实质上都是同一本源的光明。

诗人通过“我今续此妙色相,以为正念皈依处”,表明自己将观音的形象作为内心清净和信仰的寄托。最后,他祈愿自己的虔诚之心在观音的智慧镜照中不断,所求之事都能得到回应,如同山谷回音一般,表达了对观音庇佑的深深期盼。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赞美了观音的法力,又强调了内心的修行,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佛教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收录诗词(19)

林之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洋州三十景(其十二)无言亭

物来言有应,事去言自忘。

翛然一榻上,聊可傲羲皇。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纵步湘西

今朝不易得天晴,閒过江西取意行。

忽然林外见山色,又向桥边闻水声。

绿竹长松间桃李,天然翠幕围罗绮。

日暮归舟醉不知,晚风吹过湘江水。

形式: 古风

呼鸡

鸡呼鸡来前,犬嗾犬至止。

夫岂必可召,役以食乃尔。

今吾曷为悲,人而鸡犬为。

自计无自存,西山谢夷齐。

形式: 古风

和洪教菊

陶令遗世情,尚馀爱菊念。

菊亦有可爱,爱之苦不厌。

我观傲霜枝,真金赴烈焰。

道韵轻园绮,孤标敌针奄。

配以靖节名,万古不为忝。

况兹中央色,独许此君占。

凝然端正姿,不受红紫艳。

草木吾味同,世情那得染。

璀璨归来辞,斯言了无玷。

偶亦爱此花,秋来朝暮餍。

富贵两浮云,天地一旅店。

是中论饥饱,本自无赢欠。

便拟学渊明,奈此才不赡。

菊资三径荒,酒须十分滟。

待读悠然句,乃无雍彻僭。

但论广文诗,疟愈不须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