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翠堂成与诸公落之蒙贶佳篇不敢当也谩作数语以纪其实

何处无奇观,隐显随所遇。

事有幸不幸,邂逅元非素。

招提枕山趾,出郭才数步。

高亭齐浮云,杖策邀我屡。

西厢偶徘徊,屋敝惊颓仆。

穴壁试一窥,似觉万景聚。

同来老先生,错愕喜相顾。

明朝便鸠工,栋宇更寻度。

华堂不日成,杂沓千山赴。

落日下层巅,寒烟笼远树。

乾坤发秘藏,物象争呈露。

烂赏良未能,草略杯盘具。

群公意尽欢,韵语各吟赋。

和气回阳春,篇篇奏韶濩。

堂以横翠名,誇诧盈道路。

人材何异此,用舍得其趣。

渭滨一钓夫,起为周室辅。

皇皇鲁真儒,终以不合去。

圣道奚加损,山亦无新故。

废兴适然耳,万事成感悟。

形式: 古风

翻译

世间何处没有奇妙景象,显现或隐藏都取决于遇见。
事情有幸运与不幸,偶然相遇并非预先约定。
寺庙坐落在山脚,离城只有几步之遥。
高高的亭台直入云端,常邀请我前来。
西厢偶尔漫步,破旧房屋让我惊讶。
在墙壁裂缝中窥探,仿佛看见万般景色。
一同前来的老者,惊讶欢喜地相互对视。
明天就召集工匠,重建殿堂计划展开。
华丽的大堂不久建成,各方人士纷至沓来。
夕阳西下,山巅披上暮色,远方树木笼罩着寒烟。
天地间隐藏的秘密逐渐展现,万物竞相呈现。
美景欣赏不尽,粗茶淡饭也足够。
众人都尽兴欢聚,诗词歌赋各展才华。
和煦的春光回转,篇篇佳作如韶乐。
这座堂屋因翠绿环绕而得名,沿途人们赞叹不已。
人才与这堂屋无异,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和欣赏。
渭水边的钓鱼人,也能成为辅佐周朝的贤臣。
鲁国的真正儒者鲁仲连,最终因不合时宜而离去。
圣人的道理并未受损,山川依旧,无新无旧。
兴衰只是自然,世间万事引人深思。

注释

奇观:奇妙的景象。
邂逅:偶然相遇。
招提:寺庙。
栋宇:房屋。
韵语:富有节奏的诗词。
横翠:翠绿环绕。
用舍:使用或放弃。
鲁真儒:鲁国的真正儒家学者。
圣道:圣人的道理。
废兴:兴衰。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郭印在偶然造访一座位于山脚下的招提寺时的所见所感。他被高亭的壮丽景色吸引,发现寺庙虽破旧但隐藏着丰富的景象。次日决定修复,引来众多文人墨客参与,共同欣赏并赋诗赞美。横翠堂因此闻名,诗人借此感叹人才如山,应善于发掘并运用其独特才能,就像渭滨垂钓者辅佐周室,鲁国真儒虽不合世俗但仍坚守道义。诗人认为事物的兴废只是自然过程,世间万象皆值得感悟。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深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事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702)

郭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史元量芳润堂

圣经杲杲日翔空,元与后学开愚蒙。

著述成书不得已,令人诵习知吾宗。

辞文旨远非外至,一一流出自胸中。

如木有根水有源,敷荣浸渍乃无穷。

此道含灵悉具足,圣人庸人心本同。

如何异见立仁智,百辙千歧碍不同。

寻枝逐派遂忘返,痴儿失路迷西东。

岂无达者为拈出,抉剔众瞽刳群聋。

史侯名堂深意在,眼悬明镜磨青铜。

欲将妙义示当世,岂独用训垂髫童。

我初闻之喜击节,心心相照密冲融。

作诗粉饰虽赘语,要令万古还淳风。

形式: 古风

题宋公圭宿云轩

趋名老鞍马,避世终山林。

二涂各有蔽,贤哲多所箴。

宋侯初出仕,逸足已骎骎。

世路厌荆棘,翩然脱华簪。

卷舒何自由,白云本无心。

开轩资笑傲,霜筠绿阴森。

床头有浊醪,壁间馀素琴。

渊明久寂寞,千载得知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题李彦泽紫云洞

老李天中仙,一念人间世。

簪裳四十秋,不取公卿位。

星斗烂文章,日月悬忠义。

缘断还帝乡,飘飘若蝉蜕。

玉骨瘗高丘,乃其所卜地。

山川暨草木,拱揖浮苍翠。

向来峰之巅,勃郁蟠紫气。

神物常护持,景色多秀异。

郎君久慕道,泥滓唾声利。

石洞琢青苔,万古开天秘。

非关痼烟霞,稍欲远朝市。

要栖老仙灵,以奉香火事。

不知骑鲸去,尘宇宁俯视。

洞兮既清幽,且尽人子志。

形式: 古风

题苏庆嗣睡乐轩

六凿森剑戟,一枕寄华胥。

觉梦既殊辙,睡兮真乐欤。

达人蕴大观,方寸包太虚。

忧乐两不知,寤寐常如如。

昔也蝶栩栩,今焉周蘧蘧。

而于我法中,无欠亦无馀。

以睡为乐耶,不睡宁悲渠。

然则此轩名,无乃滞一隅。

苏子笑而应,斯岂真吾居。

飘流阅世故,早识心地初。

今古一偃仰,天地一蘧庐。

揭名聊尔耳,至言恐惊愚。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