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寺水郡人徐友画清济贯河

太平古寺劫灰馀,夕阳惟照一塔孤。

得得来看还不乐,竹茎荒处破殿虚。

偶逢老僧听僧话,道是壁间留古画。

徐生绝笔今百年,祖师相传妙天下。

壁如雪色一丈许,徐生画水才盈堵。

横看侧看只么是,分明是画不是水。

中有清济一线波,横贯万里浊浪之黄河。

雷奔电卷尽渠猛,独清元自不随它。

波痕尽处忽掀怒,搅动一河秋色暮。

分明是水不是画,老眼向来元自误。

佛庐化作金柁楼,银山雪堆风打头。

是身飘然在中流,夺得太一莲叶舟。

僧言此画难再觅,官归江西却相忆。

并州剪刀剪不得,鹅溪疋绢官莫惜,貌取秋涛悬坐侧。

形式: 古风

翻译

古老的太平寺只剩下了劫后的遗迹,夕阳下只有一座孤独的塔。
偶尔来访,见到这景象还不觉欢喜,竹林深处破败的殿堂空荡荡。
偶然遇到老僧,他讲述墙壁上留存的古画。
徐生的绝笔之作已过去百年,祖师的技艺天下无双。
墙壁洁白如雪,足有一丈多宽,徐生的画仅占一堵墙。
无论横看还是侧看,都只是画,而非真实的水。
画中有一线清流,仿佛黄河中的清波,穿越万里浊浪。
狂风雷电中,这清流依然独立,不受影响。
水流尽头突然激起愤怒的波澜,搅动了整幅秋日黄昏的画卷。
原来以为是水,其实是画,老眼昏花,错认了。
佛寺化为金色的楼阁,银山般的雪堆积在风中摇曳。
我仿佛身处江流之中,乘坐着太一莲叶舟。
僧人说这幅画难以寻觅,我回到江西还会想起。
并州剪刀无法裁出这样的画,鹅溪匹绢也请官家不要吝惜,让我挂于座位旁欣赏。

注释

劫灰:火灾后的残留物。
孤:孤独,单一。
竹茎:竹林。
破殿:破败的殿堂。
老僧:年长的僧人。
僧话:僧人的讲述。
徐生:画家名。
妙天下:技艺高超。
壁如雪色:墙壁洁白。
盈堵:满墙。
横看侧看:从不同角度看。
分明:显然。
清济:清澈的济水。
浊浪:浑浊的波浪。
独清:独自保持清澈。
元自:本来。
掀怒:激起愤怒。
秋色暮:秋日黄昏。
老眼:老眼昏花。
元自误:原本就弄错了。
佛庐:佛寺。
金柁楼:金色的楼阁。
太一莲叶舟:象征着超脱世俗的舟船。
再觅:再次寻找。
相忆:回忆。
并州剪刀:著名的剪刀。
鹅溪疋绢:高质量的丝绸。
貌取:欣赏,观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由北宋时期的画家徐友所创作的《太平寺水郡图》的生动场景。诗中通过对太平古寺的描写,展示了画面上的宁静与孤独,同时也反映出诗人杨万里对这幅画作深刻的鉴赏和情感的寄托。

"太平古寺劫灰馀,夕阳惟照一塔孤。" 这两句通过对太平古寺被战火焚毁、只剩下一座塔孤独矗立在夕阳下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时光流逝与历史沧桑的氛围。

"得得来看还不乐,竹茎荒处破殿虚。" 诗人通过对周遭环境的观察,更深了一层对画中寺院残败景象的感慨。

"偶逢老僧听僧话,道是壁间留古画。徐生绝笔今百年,祖师相传妙天下。" 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偶然遇见一位老僧,从而得知这幅画作的历史渊源和艺术价值。

"壁如雪色一丈许,徐生画水才盈堵。横看侧看只么是,分明是画不是水。中有清济一线波,横贯万里浊浪之黄河。" 诗人细致入微地描绘了画中的景象,其中“壁如雪色”形容画面的洁白无瑕,而“徐生画水才盈堵”则显示出画家在水的表现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接下来的几句"雷奔电卷尽渠猛,独清元自不随它。波痕尽处忽掀怒,搅动一河秋色暮。分明是水不是画,老眼向来元自误。" 通过对画中水流和黄河波涛的生动描写,以及对画家笔法的赞赏,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幅画作深切的欣赏。

最后几句“佛庐化作金柁楼,银山雪堆风打头。是身飘然在中流,夺得太一莲叶舟。僧言此画难再觅,官归江西却相忆。” 描述了诗人对这幅画中佛庐的描绘,以及他对于画家笔触下的意境所产生的情感联想。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杨万里对徐友《太平寺水郡图》的艺术鉴赏,也反映出他作为观者的深刻情感体验。通过这幅画,诗人似乎跨越时空,与历史上的画家和作品进行了一场精神的交流。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尤延之和予新凉五言末章有早归山林之句复和谢焉

投分讵云稀,会心谅亡几。

从君澹何奇,与我凛独至。

相逢情若忘,每别怀不已。

偶因新凉篇,令予懦全起。

藉草分涧芳,陟巘共石髓。

松阴俯逝波,不徐亦不駃。

平生还山约,终食能忘此。

可怜各异县,千里复三倍。

它日寄相思,百书那写意。

从今可相疏,却叹日为岁。

形式: 古风

尤延之检正直庐窗前红木犀一小株盛开戏呈延之

水沈国里御风归,栗玉肌肤不肯肥。

元是金华学仙子,新将柿叶染秋衣。

不应装束追时好,无乃清癯悔昨非。

为妒尤郎得尤物,故将七字恼芳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无讼堂观檐间蛛丝

蜘蛛作网祇愁疏,密了还遭小雨馀。

漏却飞虫浑细事,无妨网得万真珠。

形式: 七言绝句

日出

散云作雾恰昏昏,收雾依前复作云。

一面红金大圆镜,尽销云雾照乾坤。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