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明月下大川,孤鸿依浅浦。
不见舟中人,但闻舟中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湖上夜景图。诗人通过“明月下大川,孤鸿依浅浦”这两句,巧妙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孤独的氛围。月光洒在宽阔的大河之上,显得格外明亮,一只孤雁栖息在浅浅的水边,与四周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
接下来的两句“不见舟中人,但闻舟中语”,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在这样的夜晚,湖面上或许只有诗人一人,他或许正乘着小舟,独自游荡于湖面。然而,即使周围无人相伴,诗人的内心却仿佛能听到舟中的交谈声,这声音或许是他内心的独白,又或是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这种听觉上的幻觉,将诗人的思绪引向更深远的地方,让人感受到一种既孤独又充满想象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的微妙传达,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外在世界的观察,也有对内在情感的深刻挖掘,是一首富有哲思意味的作品。
不详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秋江一夜雨,鲈鱼处处多。
渔人走相约,晨日理青蓑。
秋云下断鸿,暮雨鸣丛竹。
湖上一尊酒,共酌寒波绿。
风起万林寒,月出千峰白。
门外苍松影,疑是卧龙迹。
寒飙暗夕林,中夜忽以朗。
晨起开石门,雪花如大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