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

祖龙驱群龙,疏此万丈沟。

雨工恋故栖,十步九回头。

至今秦淮曲,蜿若春蛇游。

舟师厌回互,叹息倚柂楼。

维昔东巡初,八极围寸眸。

天端有佳气,郁郁东南浮。

卜云当兴王,在后五百秋。

叱咤召六丁,惨淡风云愁。

凿渠断地脉,自谓神与谋。

乾坤有端倪,已露不可收。

大帝开吴天,定鼎临江陬。

融融秣陵日,始照十二斿。

经营暨六代,兹地称神州。

乃知历数定,昧者徒私忧。

兹事故老传,未知信然不。

姑置勿重陈,作诗叹迟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秦始皇驱赶群龙,挖掘了这条深沟。
风雨之神眷恋旧居,每走十步都要回头看。
直到今日,秦淮河的曲调,像春天的蛇在蜿蜒游动。
船夫厌倦了反复的航行,倚靠在船舵楼上长叹。
当初他首次东巡时,目光所及之处无比广阔。
天空中充满吉祥之气,浓郁地从东南方升起。
占卜说将有王者兴起,将在五百年后。
他一声令下,召唤六丁神将,天地风云为之变色。
他挖掘运河切断地脉,自以为得到了神明的指点。
天地间的变化已显端倪,无法再隐藏。
大帝开启吴地的天空,选定长江边建都。
和煦的秣陵阳光洒落,照亮了十二旒的皇冠。
历经六朝经营,这里被称为神州大地。
这才明白,命运已定,无知者只是徒然忧虑。
这个故事老人们相传,不知是否真实。
暂且放下,我为此诗感叹,对过去的延误表示遗憾。

注释

祖龙:指秦始皇。
疏:挖掘。
雨工:古代对风雨之神的称呼。
八极:极远的地方。
佳气:吉祥之气。
六丁:古代神话中的六位天神。
凿渠:挖掘运河。
定鼎:建立都城。
融融:温暖和煦。
兹地:这里,指南京。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秦淮》,通过对秦淮河的描绘,寓言般地反映了历史变迁和王朝兴衰。首句“祖龙驱群龙,疏此万丈沟”暗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宏大工程,开凿秦淮河。接下来的“雨工恋故栖,十步九回头”以雨工比喻秦淮河不舍旧地,流露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

“至今秦淮曲,蜿若春蛇游”形象地描绘了秦淮河水的蜿蜒曲折,而“舟师厌回互,叹息倚柁楼”则表达了舟行其中的人对复杂水道的感慨。诗人进一步追溯到秦始皇东巡时的壮丽景象,“八极围寸眸”,预示着秦朝的威严。

“天端有佳气,郁郁东南浮”象征着秦朝的兴盛,然而“卜云当兴王,在后五百秋”暗示秦朝的短暂。接下来的“凿渠断地脉,自谓神与谋”揭示了秦始皇开凿运河的决策,认为此举是神授之策,但最终导致了王朝的衰落。

“乾坤有端倪,已露不可收”意味着秦朝的覆灭已显端倪,无法挽回。“大帝开吴天,定鼎临江陬”赞扬了吴王阖闾在此建立吴国,而“融融秣陵日,始照十二斿”描绘了六朝时期秣陵(南京)的繁荣。诗人感慨“经营暨六代,兹地称神州”,说明历史的更迭并未改变秦淮河作为重要之地的地位。

最后,诗人以“乃知历数定,昧者徒私忧”总结,指出历史的兴衰是由天命决定的,那些不明此理的人只会徒然忧虑。全诗通过秦淮河的历史变迁,寓言般地探讨了王朝兴衰的哲理,具有深刻的鉴赏价值。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素羹

毡芋凝酥敌少城,土藷割玉胜南京。

合和二物归藜糁,新法侬家骨董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羔羊斋小池两涘木芙蓉盛开有怀故园

洞户掩秋深,画桥横晚静。

袅袅芙蓉风,池光弄花影。

怀我白鸥边,锦帐缭千顷。

明河拍岸平,红绿染天镜。

钓船无畔岸,收拾入簿领。

墙籓束院落,寒窘令人瘿。

形式: 古风

胭脂井三首(其二)

午醉醒来一梦非,匆匆玉树逐春归。

胭脂却作千年计,不似愁魂四散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舫斋信笔

燕居故可乐,病卧翻可怜。

身閒傥更健,其人半神仙。

既无扬州鹤,龙钟任吾年。

南斋深而明,略似西江船。

船中何所有,药气杂炉烟。

亲朋稀老伴,暂来即飘然。

秋蝇独恋恋,终朝相扑缘。

霜晴日色浓,窗纸烘春妍。

但愁添眼花,瞑坐聊参禅。

困从定中生,瞢腾梦相牵。

三昧未得力,十魔方现前。

欠伸付一笑,朽腐难雕镌。

东蓝午斋动,风顺钟鼓传。

家人亦相呼,趣具先生餐。

牛呞能几何,蝉腹易便便。

此日虽可惜,姑付食与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