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其二)

投荒万里无归路,雪点鬓繁。度鬼门关。

已拼儿童作楚蛮。黄云苦竹啼归去,绕荔枝山。

蓬户身闲。歌板谁家教小鬟。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翻译

流放到荒远的地方,没有回家的路,头上落满了雪花,穿越鬼门关。
已经准备好让孩子像楚地和蛮地的人一样劳作,黄云之下苦竹声中他们哭着回去,绕过荔枝山。
身处简陋的房屋,生活清闲,是谁家在教小女孩唱歌。

注释

投荒:流放至荒僻之地。
无归路:没有返回家乡的路。
鬼门关:指险恶或艰难的境地。
儿童:小孩子。
作楚蛮:像楚地或蛮地的人那样劳作。
黄云苦竹:形容环境艰苦。
荔枝山:可能指代某个具体的地名。
蓬户:简陋的草屋。
身闲:生活清闲。
歌板:唱歌时用的乐器。
教小鬟:教导小女孩唱歌。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远离故乡,身处荒蛮之地的人物形象。"投荒万里无归路"写出了主人公的流放之远和归乡无望的境况,"雪点鬓繁"则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内心的苍老。"度鬼门关"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险恶和心境的悲凉。

"已拼儿童作楚蛮"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无奈接受,将自己与孩子一同视为被异化的边疆之人。"黄云苦竹啼归去"通过自然景象寓情,黄云和苦竹的凄凉增添了离愁,"绕荔枝山"则可能暗指生活的艰辛和对往日荣华的回忆。

"蓬户身闲"看似闲适,实则蕴含着内心的孤寂和无奈,"歌板谁家教小鬟"以问句收尾,反映出主人公在这样的环境中,连简单的娱乐也成了遥不可及的记忆,流露出深深的哀愁和对昔日生活的怀念。整体上,这首词情感深沉,展现了作者黄庭坚在困境中的孤独与坚韧。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采桑子(其一)赠黄中行

宗盟有妓能歌舞,宜醉尊罍。待约新醅。

车上危坡尽要推。西邻三弄争秋月,邀勒春回。

个里声催。铁树枝头花也开。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雨中花/夜行船.送彭文思使君

政乐中和,夷夏宴喜,官梅乍传消息。

待作新年欢计,断送春色。

桃李成阴,甘棠少讼,又移旌戟。

念画楼朱阁,风流高会,顿冷谈席。

西州纵有,舞裙歌板,谁共茗邀棋敌。

归来未得,先沾离袖,管弦催滴。

乐事赏心易散,良辰美景难得。

会须醉倒,玉山扶起,更倾春碧。

形式: 词牌: 夜行船

青玉案.至宜州次韵上酬七兄

烟中一线来时路。极目送,归鸿去。第四阳关云不度。山胡新啭,子规言语,正在人愁处。

忧能损性休朝暮。忆我当年醉诗句,渡水穿云心已许。暮年光景,小轩南浦,同卷西山雨。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南乡子(其四)

卧稻雨馀收。处处游人簇远洲。

白发又扶红袖醉,戎州。乱折黄花插满头。

青眼想风流。画出西楼一帧秋。

还把去年欢意舞,梁洲。塞雁西来特地愁。

形式: 词牌: 南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