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几度维舟此倚栏,伤心劫火总摧残。
拒霜半落无人管,时有流红驻下滩。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南渡时所见的凄凉景象,通过"几度维舟此倚栏"表达了诗人多次经过此处的感慨。"伤心劫火总摧残"一句,暗指历史上的战火与灾难对这一带的破坏,使得原本美好的景物变得满目疮痍。"拒霜半落无人管"进一步描绘了战后的荒凉,拒霜(一种植物)凋零却无人打理,显示出人烟稀少和世事变迁。最后"时有流红驻下滩"以"流红"象征落花,暗示了春天的残迹,即使有片刻的停留,也难以掩盖这片土地的沧桑与哀伤。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通过石砾场的细节,传达出诗人对历史变迁、战争创伤的深深感慨,以及对和平与生机的渴望。舒岳祥的笔触深沉而富有感情,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忧国忧民情怀。
不详
冻白千林须雪重,暖红一点著春多。
哑驴瘦策平皋去,如此风流奈老何。
花到红梅真有韵,人生白发未宜愁。
只须竟就花前醉,如此风流不外求。
不过西溪三十秋,乱馀重到泪双流。
黄蒿满地青烟少,日暮驱车不敢留。
四海归周莫不臣,首阳山下饿夫身。
清风万古何曾死,愧死当时食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