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其三)答余叔良

我试评君,君定何如,玉川似之。

记李花初发,乘云共语,梅花开后,对月相思。

白发重来,画桥一望,秋水长天孤鹜飞。

同吟处,看佩摇明月,衣卷青霓。相君高节崔嵬。

是此处耕岩与钓溪。

被西风吹尽,村箫社鼓,青山留得,松盖云旗。

吊古愁浓,怀人日暮,一片心从天外归。

新词好,似凄凉楚些,字字堪题。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鉴赏

这首《沁园春·其三》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通过对友人余叔良的评价和回忆,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自然景色的感慨。词中以“玉川似之”赞誉友人的品格,将他们共同赏花、对月的情景描绘得如梦如幻,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接着,通过“白发重来”、“秋水长天孤鹜飞”等句,表达了岁月沧桑和孤独之情。词人赞美友人高洁的节操,如同在山岩溪边耕钓,不随世俗风尘。西风、村箫、社鼓、青山、松盖、云旗等意象,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寄托了词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对过去的追忆。

“吊古愁浓,怀人日暮”表达了词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友人的深深思念,最后以“新词好,似凄凉楚些,字字堪题”收束,称赞友人的新作情感深沉,字字珠玑,如同楚辞般凄美,令人回味无穷。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赠答词,体现了辛弃疾豪放词风中的细腻情感。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其二)寿赵茂嘉郎中,时以制置兼济食振济里中,除直秘阁

甲子相高,亥首曾疑,绛县老人。

看长身玉立,鹤般风度,方颐须磔,虎样精神。

文烂卿云,诗凌鲍谢,笔势骎骎更右军。

浑馀事,羡仙都梦觉,金阙名存。门前父老忻忻。

焕奎阁新褒沼语温。

记他年帷幄,须依日月,只今剑履,快上星辰。

人道阴功,天教多寿,看到貂蝉七叶孙。

君家里,是几枝丹桂,几树灵椿。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四)答杨世长

我醉狂吟,君作新声,倚歌和之。

算芬芳定向,梅间得意,轻清多是,雪里寻思。

朱雀桥边,何人会道,野草斜阳春燕飞。

都休问,甚元无霁雨,却有晴霓。诗坛千丈崔嵬。

更有笔如山墨作溪。

看君才未数,曹刘敌手,风骚合受,屈宋降旗。

谁识相如,平生自许,慷慨须乘驷马归。

长安路,问垂虹千柱,何处曾题。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一)和吴尉子似

我见君来,顿觉吾庐,溪山美哉。

怅平生肝胆,都成楚越,只今胶漆,谁是陈雷。

搔首踟蹰,爱而不见,要得诗来渴望梅。

还知否,快清风入手,日看千回。直须抖擞尘埃。

人怪我柴门今始开。

向松间乍可,从他喝道,庭中且莫,踏破苍苔。

岂有文章,谩劳车马,待唤青刍白饭来。

君非我,任功名意气,莫恁徘徊。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一)

老子平生,笑尽人间,儿女怨恩。

况白头能几,定应独往,青云得意,见说长存。

抖擞衣冠,怜渠无恙,合挂当年神武门。

都如梦,算能争几许,鸡晓钟昏。此心无有新冤。

况抱瓮年来自灌园。

但凄凉顾影,频悲往事,殷勤对佛,欲问前因。

却怕青山,也妨贤路,休斗尊前见在身。

山中友,试高吟楚些,重与招魂。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