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其一)

老子平生,笑尽人间,儿女怨恩。

况白头能几,定应独往,青云得意,见说长存。

抖擞衣冠,怜渠无恙,合挂当年神武门。

都如梦,算能争几许,鸡晓钟昏。此心无有新冤。

况抱瓮年来自灌园。

但凄凉顾影,频悲往事,殷勤对佛,欲问前因。

却怕青山,也妨贤路,休斗尊前见在身。

山中友,试高吟楚些,重与招魂。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沁园春·其一》,辛弃疾以豪放派著称,此词展现了他独特的风格。词中,作者以老子为引子,表达了对人生世事的淡然态度和超脱之思。他笑尽人间儿女情长,认为白发苍苍时应独自面对人生,不执着于功名利禄,而是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在。

“抖擞衣冠”描绘了词人摆脱世俗束缚的决心,“怜渠无恙”则流露出对过去的释怀,不再计较过去的恩怨。他将过去的荣辱看作一场梦,认为人生的得失不过是一日一夜的更迭。“此心无有新冤”表达了他的心境已无新仇旧恨,转而专注于田园生活和自我反思。

词人感叹过去的抱瓮灌园生活,虽然凄凉,却能让他深情回顾往事,对佛理有所领悟,试图探寻生命前因。然而,他担心过于沉浸于山水之间会影响仕途,因此告诫自己不要在酒杯前沉溺于现实。最后,他邀请山中的朋友一同吟唱楚辞,仿佛在为自己的灵魂招魂,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整体来看,这首词体现了辛弃疾深沉的人生哲理和超脱世俗的追求,展现出他的豁达与智慧。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其二)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

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

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

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更凭歌舞为媒。

算合作平居鸩毒猜。

况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

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一)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蒙蒙?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一)带湖新居将成

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东冈更葺茅斋。好都把轩窗临水开。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苏武慢.雪

帐暖金丝,杯乾云液,战退夜□飂飘。

障泥系马,扫路迎宾,先借落花春色。

歌竹传觞,探梅得句,人在玉楼琼室。

唤吴姬学舞,风流轻转,弄娇无力。

尘世换、老尽青山,铺成明月,瑞物已深三尺。

丰登意绪,婉娩光阴,都作暮寒堆积。

回首驱羊旧节,入蔡奇兵,等闲陈迹。

总无如现在,尊前一笑,坐中赢得。

形式: 词牌: 选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