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隐者壁

寒著麻衣馁食薇,乐山清兴只琴知。

蛛经圆网当中立,蜂徙新厨出外飞。

山脊倚天无改日,草根埋雪有青时。

莫言鸿燕多相背,去去来来共一机。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穿着破旧的衣服,忍饥挨饿吃野菜,唯有琴声能带来山中的乐趣。
蜘蛛在圆网中央静静站立,蜜蜂忙碌地从新巢飞出觅食。
山脊直插云天,永不改变,草根下即使被雪覆盖,也会有生机复苏的时候。
不要说鸿雁常常背离,它们的飞翔轨迹其实都遵循着同一个规律。

注释

寒:寒冷。
著:穿。
麻衣:破旧的衣服。
馁食:忍饥挨饿。
薇:野菜。
乐山:在山中。
清兴:乐趣。
只琴知:只有琴声能体会。
蛛经:蜘蛛经过。
圆网:圆网状。
当中立:中央站立。
蜂徙:蜜蜂迁移。
新厨:新巢。
出外飞:飞出觅食。
山脊:山的顶部。
倚天:直插云天。
无改日:永不改变。
草根:草的根部。
埋雪:被雪覆盖。
有青时:会有生机。
鸿燕:鸿雁。
相背:背离。
一机:同一个规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的生活情景和心境,充满了对自然界的观察和融入其中的情感。开篇“寒著麻衣馁食薇,乐山清兴只琴知”两句,以隐者穿着单薄的麻衣在严寒中品尝野菜(薇),乐享山中的清净气息和琴声,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接着,“蛛经圆网当中立,蜂徙新厨出外飞”两句,则通过蜘蛛结网和蜜蜂建巢的比喻,表达了隐者自给自足、独立自主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自然界生命力与生殖力的观察。

“山脊倚天无改日,草根埋雪有青时”两句,描写了隐者所处之地的静谧和时间的停滞。山脊依傍着天空,仿佛时间已经停止流逝,而草根下积存的雪融化后露出青色的嫩芽,暗示即使在严冬,也有生命力在悄然萌发。

最后,“莫言鸿燕多相背,去去来来共一机”两句,以“鸿燕”比喻世间纷争和隐者之间的隔阂,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寻求内心平静的渴望。同时,“去去来来共一机”则意味着一切生命和自然现象都遵循同一规律,表现出一种宇宙观和宿命论的哲思。

整首诗通过隐者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简约生活、精神独立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切情感。

收录诗词(71)

张至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保心如止水,为行见真书。

形式:

题吴江甘泉

桥下四㮬水,人间六品泉。

松陵无鲁望,山茗为谁煎。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耆英会诗

槐庭二老乐尧仁,盛集高年洛水滨。

华衮具瞻虽礼绝,白头序齿却情亲。

清闲几席同禅院,山野巾裘似隐沦。

尊酒椒香才过节,池塘草色已催春。

白公酣畅吟哦内,卫武康强笑语频。

岂独丹青传不朽,潜欣风俗欲还淳。

芝田鹤戏调形健,莲叶龟游纳息匀。

商皓寂寥拘小隐,汉疏局促止家人。

莫因气貌疑丹灶,自有光阴寄大椿。

复得兼谟为重客,恐遗元爽在编民。

神仙可学今方信,道术相忘久益真。

满座交欢祝眉寿,群生五福托鸿钧。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礼法门寺真身塔

众生瞻窣堵,回向大觉身。

内顾六尺躯,一雨无诸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