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殿中杨监赴蜀见相公

去水绝还波,泄云无定姿。

人生在世间,聚散亦暂时。

离别重相逢,偶然岂定期。

送子清秋暮,风物长年悲。

豪俊贵勋业,邦家频出师。

相公镇梁益,军事无孑遗。

解榻再见今,用才复择谁。

况子已高位,为郡得固辞。

难拒供给费,慎哀渔夺私。

干戈未甚息,纪纲正所持。

泛舟巨石横,登陆草露滋。

山门日易久,当念居者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江水消失不再回流,云彩飘忽不定形状。
人在世上生活,聚散如同过客。
离别后重逢,哪有预定的时刻。
在清凉的秋夜送你离去,景色常含悲伤。
英雄豪杰以功业显贵,国家频繁出兵征战。
您治理梁益之地,军事部署无遗漏。
再次设榻相见,未来人才选拔何人。
你已身居高位,担任郡守可婉言谢绝。
难以拒绝供应费用,应谨慎避免侵夺私人利益。
战乱尚未平息,法度正是维持秩序的关键。
乘舟穿越巨石横卧的江面,上岸后草叶沾湿露水。
山门日久,应体谅居者思念之情。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名为《送殿中杨监赴蜀见相公》。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即将到来的分别的无奈。

"去水绝还波,泄云无定姿。" 开篇便以水与云的自然形态比喻人生变化莫测,流动不息,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慨。

"人生在世间,聚散亦暂时。离别重相逢,偶然岂定期。" 这两句强调了人生的短暂和聚散无常,亲朋好友的相遇往往是偶然的,没有固定的期限。

"送子清秋暮,风物长年悲。豪俊贵勋业,邦家频出师。" 送别之情愈发沉重,诗人对朋友的赞美和对国家的期望交织在一起,表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

"相公镇梁益,军事无孑遗。解榻再见今,用才复择谁。" 这两句中,“相公”可能是指当时的宦官或地方官员,表达了对其治理有方、军务井然的赞赏,以及对于人才使用的期待。

"况子已高位,为郡得固辞。难拒供给费,慎哀渔夺私。" 这里提到“况子”已经身居高位,对于官职的坚守和对待遇到的财政开支问题表示了关切。

"干戈未甚息,纪纲正所持。泛舟巨石横,登陆草露滋。山门日易久,当念居者思。" 最后几句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生活情景,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怀念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融合了送别、赞美、忧国忧民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是一篇情意深长、内涵丰富的佳作。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

威弧不能弦,自尔无宁岁。

川谷血横流,豺狼沸相噬。

天子从北来,长驱振凋敝。

顿兵岐梁下,却跨沙漠裔。

二京陷未收,四极我得制。

萧索汉水清,缅通淮湖税。

使者纷星散,王纲尚旒缀。

南伯从事贤,君行立谈际。

生知七曜历,手画三军势。

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

幕府辍谏官,朝廷无此例。

至尊方旰食,仗尔布嘉惠。

补阙暮徵入,柱史晨征憩。

正当艰难时,实藉长久计。

回风吹独树,白日照执袂。

恸哭苍烟根,山门万重闭。

居人莽牢落,游子方迢递。

裴回悲生离,局促老一世。

陶唐歌遗民,后汉更列帝。

恨无匡复姿,聊欲从此逝。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逃难

五十头白翁,南北逃世难。

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

已衰病方入,四海一涂炭。

乾坤万里内,莫见容身畔。

妻孥复随我,回首共悲欢。

故国莽丘墟,邻里各分散。

归路从此迷,涕尽湘江岸。

形式: 古风

除草

草有害于人,曾何生阻修。

其毒甚蜂虿,其多弥道周。

清晨步前林,江色未散忧。

芒刺在我眼,焉能待高秋。

霜露一沾凝,蕙叶亦难留。

荷锄先童稚,日入仍讨求。

转致水中央,岂无双钓舟。

顽根易滋蔓,敢使依旧丘。

自兹藩篱旷,更觉松竹幽。

芟夷不可阙,疾恶信如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夏日叹

夏日出东北,陵天经中街。

朱光彻厚地,郁蒸何由开。

上苍久无雷,无乃号令乖。

雨降不濡物,良田起黄埃。

飞鸟苦热死,池鱼涸其泥。

万人尚流冗,举目唯蒿莱。

至今大河北,化作虎与豺。

浩荡想幽蓟,王师安在哉。

对食不能餐,我心殊未谐。

眇然贞观初,难与数子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