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叹

夏日出东北,陵天经中街。

朱光彻厚地,郁蒸何由开。

上苍久无雷,无乃号令乖。

雨降不濡物,良田起黄埃。

飞鸟苦热死,池鱼涸其泥。

万人尚流冗,举目唯蒿莱。

至今大河北,化作虎与豺。

浩荡想幽蓟,王师安在哉。

对食不能餐,我心殊未谐。

眇然贞观初,难与数子偕。

形式: 古风

翻译

夏季太阳从东北方升起,中午时太阳正当头顶,火辣辣的。
太阳晒透厚厚的土地,酷热难熬,能有什么法子释放这难忍的闷热?
上天久不打雷降雨,莫不是号令反常了?
即使降雨也无法滋润万物,因为田地都已经干得尘土飞扬了。
飞鸟、池鱼皆因干旱和酷热而死了。
万民仍然流离失所,举目望去,田园一片荒芜。
黄河以北大片地区都变成叛军的巢穴。
动乱使人想起幽蓟二郡,唐王朝的军队如今在哪里呢?
我忧心如焚,吃不下,睡不安,心情很不舒畅。
抚今思昔,叹当朝没有贤臣良相。

注释

陵天:升上天空。
陵天经:一作“经天陵”。
中街:古人指日行的轨道。
此指太阳当顶直射。
朱光:日光。
彻厚地:晒透大地。
郁蒸:闷热。
开:散释。
上苍:苍天。
乖:违背,反常。
濡:湿润。
万人:百姓。
流冗: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唯蒿莱:田园荒芜景象。
大河:黄河。
化:一作“尽”。
虎与豺:喻安史叛军。
幽蓟:幽州(范阳郡)和蓟州(渔阳郡),安史叛军老巢。
未谐:指心情不愉快,不安稳。
眇然:遥想。
贞观:唐太宗年号(公元627~649年),贞观之治为唐初盛世。
数子:指贞观名臣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
偕: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炎热、乾旱无雨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界和农作物状况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天气干旱带来的农业灾害以及人民生活困难的忧虑。

开篇“夏日出东北,陵天经中街”直接展现了酷热无边的夏季太阳,以及它对城市街道的炙烤。接着“朱光彻厚地,郁蒸何由开”则强调了炎热与干旱相结合的极端气候。

诗中的“上苍久无雷,无乃号令乖”表明长时间没有雷雨,只有不连贯的命令和混乱的声音,这是对自然秩序紊乱的一种描绘。紧接着,“雨降不濡物,良田起黄埃”则直接指出了干旱带来的农业损害——雨水无法滋润作物,而良田变成了黄色的尘土。

接下来的“飞鸟苦热死,池鱼涸其泥”更是对生物世界的影响进行了生动描绘。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中,“万人尚流冗,举目唯蒿莱”表达了人民生活的艰难和荒凉景象。

诗的后半部分“至今大河北,化作虎与豺”可能是对自然界变化的隐喻,而“浩荡想幽蓟,王师安在哉?”则是对历史上某些事件或人物的怀念和思考。最后,“对食不能餐,我的心殊未谐”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满与忧虑。

结尾处“眇然贞观初,难与数子偕”可能是在回忆历史上某个时期,感叹现实与过去的差距,以及个人渺小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整首诗通过对干旱景象和人民生活困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切的社会关怀和内心的忧虑。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夏日李公见访

远林暑气薄,公子过我游。

贫居类村坞,僻近城南楼。

旁舍颇淳朴,所须亦易求。

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否?

墙头过浊醪,展席俯长流。

清风左右至,客意已惊秋。

巢多众鸟喧,叶密鸣蝉稠。

苦遭此物聒,孰谓吾庐幽?

水花晚色净,庶足充淹留。

预恐樽中尽,更起为君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夏夜叹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月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徐卿二子歌

君不见徐卿二子生绝奇,感应吉梦相追随。

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

大儿九龄色清澈,秋水为神玉为骨。

小儿五岁气食牛,满堂宾客皆回头。

吾知徐公百不忧,积善衮衮生公侯。

丈夫生儿有如此二雏者,名位岂肯悲微休。

形式: 古风

徒步归行

明公壮年值时危,经济实藉英雄姿。

国之社稷今若是,武定祸乱非公谁。

凤翔千官且饱饭,衣马不复能轻肥。

青袍朝士最困者,白头拾遗徒步归。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妻子山中哭向天,须公枥上追风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