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并序(其二十五)

佐史非台补,任官州县上。

未是好出身,丁儿避征防。

不虑弃家门,狗偷且求养。

每日求行案,寻常恐迸仗。

食即众厨餐,童儿更护当。

有事检案追,出帖付里正。

火急捉将来,险语唯须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州县任职的小吏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对官场琐碎事务的无奈与辛酸。王梵志以质朴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小吏日常工作的繁重与压力。

“佐史非台补,任官州县上。”开篇便点明了身份,他并非高官,只是在州县中担任一个小吏,职责虽小,却也肩负着一定的责任。“未是好出身,丁儿避征防。”说明他的家庭背景并不显赫,为了逃避兵役,不得不选择这样的生活。“不虑弃家门,狗偷且求养。”表达了他对家庭的担忧,为了生计,不得不放弃一些家庭责任。“每日求行案,寻常恐迸仗。”描述了他每天忙碌于处理各种公文,生怕遗漏或错误。“食即众厨餐,童儿更护当。”说明他与众人共享食堂的饭菜,孩子则负责照顾他的生活起居。“有事检案追,出帖付里正。”表明他在处理事务时需要查阅档案,然后将通知交给里正。“火急捉将来,险语唯须胱。”强调了工作中紧迫的任务,以及面对紧急情况时的应对策略。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一个普通小吏的视角,反映了唐代官僚体系中基层官员的辛劳与不易,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无奈与坚持。王梵志以平实的语言,深刻揭示了社会底层人物的真实生活状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收录诗词(353)

王梵志(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唐初数十年间在世。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多用村言俚语,唐时民间流传颇广。有集

  • 籍贯:卫州黎阳

相关古诗词

诗并序(其二十六)

前人心里怯,干唤愧曹长。

纸笔见续到,仍送一缣箱。

钱多早发遣,物少被颉颃。

解写除却名,楷赤将头放。

形式: 古风

诗并序(其二十七)

得钱自吃用,留著匮里重。

一日厥摩师,空得纸钱送。

死入恶道中,量由罪根重。

埋向黄泉下,妻嫁别人用。

智者好思量,为他受枷棒。

形式: 古风

诗并序(其二十八)

当乡何物贵,不过五里官。

县局南衙点,食并众厨餐。

文簿乡头执,馀者配杂看。

差科取高户,赋役数千般。

处分须平等,并檑出时难。

职任无禄料,专仰笔头钻。

管户无五百,雷同一概看。

愚者守直坐,黠者馺馺看。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诗并序(其二十九)

愚人痴涳涳,锥刺不转动。

身著好衣裳,有钱不解用。

贮积留妻儿,死得纸钱送。

好去更莫来,门前有桃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