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八首(其八)

任公蹲海滨,一钓饱千里。

用力已云多,钩缗亦难理。

巨鱼暖更逃,壮士饥欲死。

游鯈不可数,空满沧浪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任公在海边独自垂钓,一竿就能捕获千里之遥的鱼。
他已经使出了很大的力气,但鱼线和鱼钩却难以处理。
大鱼因为水温适宜而更加活跃,壮士却因饥饿几乎要饿死。
尽管有许多游动的小鱼,但它们无法填满整个沧浪水。

注释

任公:古代人名,这里指某位姓任的钓鱼者。
海滨:海边。
钓:垂钓。
饱:充足,这里指捕获很多。
已:已经。
云:同‘犹’,仍然。
钩缗:鱼线和鱼钩。
理:处理,整理。
巨鱼:大鱼。
暖:温暖的水温。
逃:逃跑。
壮士:勇士,这里可能指任公。
游鯈:游动的小鱼。
不可数:众多,无法计算。
空:徒然,白白地。
沧浪水:泛指广阔的水面。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渔夫劳作之艰辛与自然景象的诗篇。开头“任公蹲海滨,一钓饱千里”表达了渔夫在海边努力捕鱼,希望能有所收获以填饱千里的感慨。紧接着,“用力已云多,钩缗亦难理”则进一步强调了渔夫捕鱼的艰辛,即使付出了极大的努力,鱼线和鱼钩也常被弄得一团糟,显示出捕鱼过程中的困难与复杂。

接下来的“巨鱼暖更逃,壮士饥欲死”则描绘了渔夫即便是壮年之躯,在面对巨大鱼类逃逸时也感到绝望和饥饿的煎熬。他们虽然强健,但在与自然搏斗中依然显得无力。

最后,“游鲸不可数,空满沧浪水”则是对海洋广阔、生物繁多的一种描绘,同时也反映出渔夫面对自然界的无奈和小。虽然海中的鱼类众多,但渔夫却难以捕捉,只能眼睁睁看着海水充满了无法捕获的鲸鱼,显得自己的努力渺小无力。

这首诗通过对渔夫劳作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力量相较时的脆弱,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悲壮的情怀。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杂咏三首(其三)

商阳杀三人,每辄不忍视。

亦云食君食,报礼当如此。

波澜吹九州,金石安得止。

永怀南山阿,慷慨中夜起。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杂咏三首(其二)

先生善鼓瑟,齐国好吹竽。

操竽入齐人,雅郑亦复殊。

岂不得禄赐,归卧自欷歔。

寥寥朱丝弦,老矣谁与娱。

形式: 古风

杂咏三首(其一)

怀王自堕马,贾傅至死悲。

古人事一职,岂敢苟然为。

哭死非为生,吾心良不欺。

滔滔声利间,绛灌亦何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次御河寄城北会上诸友

客路花时祇搅心,行逢御水半晴阴。

背城野色云边尽,隔屋春声树外深。

香草已堪回步履,午风聊复散衣襟。

忆君载酒相追处,红萼青跗定满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