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景.高风动秋声

万窍忽争号,南风动地豪。

此声何处起,到地似秋高。

草木波颓靡,乾坤暑战鏖。

有人推户外,无叶下庭皋。

寒扇怜孤影,征鞍感二毛。

豪鹰双角耸,无计剪蓬蒿。

形式: 排律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中独特的自然景象与情感体验。开篇“万窍忽争号,南风动地豪”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效果,展现了夏日南风的威力,仿佛千百个洞穴同时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大地在狂风的吹拂下显得豪迈不羁。接着,“此声何处起,到地似秋高”则通过疑问句式,引人思考这股秋日般的凉意是如何从远方传来,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草木波颓靡,乾坤暑战鏖”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夏日的炎热与生机勃勃,草木在热浪中摇曳,天地间仿佛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夏日之战。而“有人推户外,无叶下庭皋”则将视角转向人类活动,描绘了人们在炎炎夏日中的生活状态,既有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也蕴含着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寒扇怜孤影,征鞍感二毛”两句情感深沉,寒扇似乎在为孤独的身影感到怜悯,而行走在旅途中的征鞍则让人联想到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沧桑。这里不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更融入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最后,“豪鹰双角耸,无计剪蓬蒿”以一只高傲的鹰展翅飞翔的形象收尾,象征着自由与力量,同时也暗示了面对困境时的无力感,如同无法剪除的野草,寓意深刻,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夏景.清风左右至

风于万里外,飞动故人情。

如许殷勤至,居然左右清。

吹潮成雪色,入竹已秋声。

佩玉丁丁起,台襟翼翼生。

玉川从此去,列子御之行。

邂逅浮丘老,相携上五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秋景.乞巧文

能拙吾无比,高灵昔有闻。

不知天下巧,乞以世间文。

果列空庭露,香浮入汉云。

天孙何冉冉,柳子盖云云。

有说能要我,无才可赠君。

绛衣持节后,穷达竟何分。

形式: 排律 押[文]韵

秋景.晒书

芸香天上宴,不到野人居。

见说星期夕,闲将腹晒书。

笑人操犊鼻,容我辟蟫鱼。

小勿欺椰子,中从著石渠。

从他便是懒,乞汝巧相如。

此日何堪负,馀暄献纳疏。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秋景.牛女年年渡

牛女是谁传,灵桥不待船。

昔年曾此渡,每渡似初年。

此夕须停织,何人更服牵。

星期无了日,河水尚依然。

岁晚长疏隔,人间早弃捐。

瑶池人独处,搔首待君还。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