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公书院

乘舟驻马览九曲,怪柏乔松映修竹。

水明山秀读书地,万古悠悠遗芳躅。

年深景怪公不来,淡雾衰草迷书台。

乌啼鹊噪暮林杪,明月夜夜穿空斋。

门轩岁月谁开闭,策杖登临令心碎。

无聊举棹便回路,闷倚船窗读周易。

形式: 古风

翻译

乘舟停下马匹欣赏曲折的河流,奇形怪状的柏树高大松树映衬着修长的翠竹。
水面明亮山色秀丽,这是读书的好地方,千百年来留下了许多人的足迹。
岁月漫长,期待的先生始终未至,淡淡的雾气和衰败的草木笼罩着书台。
乌鸦和喜鹊在傍晚的树林顶端嘈杂鸣叫,明亮的月光每晚穿透空荡的书斋。
门户的开关无人问津,我拄杖登山,心中充满哀伤。
感到无趣,我划动船桨返回,无聊时倚靠船窗研读《周易》。

注释

舟:船只。
驻:停留。
九曲:弯曲的河流。
怪柏:奇特形状的柏树。
乔松:高大的松树。
修竹:修长的竹子。
读书地:适合读书的地方。
遗芳躅:遗留的美好足迹。
年深:时间长久。
书台:书桌。
乌啼:乌鸦鸣叫。
穿空斋:穿透空屋。
门轩:门廊。
岁月:时光。
令心碎:令人心痛。
无聊:无所事事。
回路:返回的道路。
周易:古代占卜书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文公书院的幽静与历史感。诗人乘舟驻马,被书院周边的奇景吸引,怪柏、乔松与修竹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清幽的读书氛围。"水明山秀读书地"一句,赞美了书院环境的优美,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留下了千年的文化气息。

然而,诗人感叹岁月流转,文公未再光临,只有淡雾和衰草增添了几分凄凉,乌啼鹊噪增添了夜晚的寂静。"明月夜夜穿空斋",写尽了书院的孤独与寂寥。诗人独自登临,感慨万千,"策杖令心碎"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在无尽的思绪中,诗人感到无聊,只好驾舟离去,倚窗阅读《周易》,似乎在寻求心灵的慰藉。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文公书院的历史沉淀和诗人的情感世界,具有浓厚的文化韵味。

收录诗词(1)

管御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其二)夷陵雪作

晓来密雪如筛,望中莹彻还如洗。

梅花过了,东风未放,满城桃李。

碎剪琼英,高林低树,巧装匀缀。

更江山秀发,田畴清润,满眼是、丰年意。

谁念危楼独倚。共飘零、茫茫天外。

毫端句涩,杯中酒减,欢情难寄。

天为凄凉,暂时遮尽,黄茅白苇。

但神州目断,珠宫玉阙,缈三千里。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其一)

小舟横截西江,晓来风静无尘起。

霜馀日暖,东君见效,梅梢春醉。

壮观亭高,通幽径远,吸江临水。

任全抛簿领,携家访古,清泉畔、疏阴里。

楚蜀江山分处,望神京、三千馀里。

才高命偶,功名休羡,纷纷馀子。

强健身心,团栾尊酒,此游须记。

便他年富贵,园林钟鼓,只如今是。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调歌头(其六)夷陵九日

举俗爱重九,秋至不须悲。

登临昔贤胜地,空愧主人谁。

滚滚长江不尽,叠叠青山无数,千载揖高姿。

况有贤宾客,同醉此佳时。坐间菊,青作袂,玉为肌。

香英泛酒,风流绝胜酌酴醾。

莫话龙山高会,只作东篱幽想,应有故人思。

北望江南路,回首暮云披。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支]韵

水调歌头(其二)后十日,子仪相招游仓司后圃,舣舟堤岸,醉中再赋

凉意在何许,高柳荫汀洲。

移船藕花深处,待得月如钩。

一抹晚山残照,十顷醉红香绿,百柂列琼舟。

浩歌激苍莽,豪气溢神州。泛芙蓉,依绿水,并英游。

明年此会,可怜独是贾胡留。

赖有瀛洲仙子,少驻云霄高步,相与慰沈浮。

富贵傥来尔,有酒且相酬。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