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苏参政伯修受诏奉使宣抚还赐宴宣文阁应制韵

凤鸣高阁御宣文,昼刻传呼天上闻。

封事开函陈大典,颂声合乐奏南薰。

羹调玉鼎来朝早,烛送金莲过夜分。

奉使已归苏属国,麒麟画里见殊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周巽的《奉和苏参政伯修受诏奉使宣抚还赐宴宣文阁应制韵》以宫廷生活为背景,描绘了皇帝对臣子的嘉奖与恩宠。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如“凤鸣”、“玉鼎”、“金莲”等,不仅展现了皇家的威严与奢华,也体现了朝廷对于功臣的尊崇与礼遇。

首句“凤鸣高阁御宣文”,以“凤鸣”象征皇帝的圣明与权威,高阁之上宣读文告,预示着重要的诏令即将颁布,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氛围。接着,“昼刻传呼天上闻”进一步强调了诏令的神圣与传播之广,仿佛整个天界都能听到这庄严的声音。

“封事开函陈大典,颂声合乐奏南薰”两句,通过“封事”这一古代官员向君主进谏或呈递机密文书的方式,展现了臣子对国家大事的关切与献策。同时,“大典”与“颂声合乐”则表现了朝廷对于这些贡献的隆重表彰与庆祝,以及对国家文化的重视。

“羹调玉鼎来朝早,烛送金莲过夜分”描绘了宴会的盛况,玉鼎调羹象征着美食的精致与珍贵,而“烛送金莲过夜分”则以金莲烛光的持续燃烧,寓意宴会的长久与欢乐,同时也暗示了皇帝对臣子的厚待与赏识。

最后,“奉使已归苏属国,麒麟画里见殊勋”以“苏属国”暗指苏参政,通过“麒麟画”这一传统象征物,表达了对苏参政功绩的极高评价与敬仰。麒麟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吉祥、仁德的象征,此处用以形容苏参政的卓越功勋,既是对个人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其忠诚与智慧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元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庄重,以及对功臣的尊崇与礼遇,同时也蕴含了对国家治理与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86)

周巽(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尝参预平定道、贺二县瑶人起事,授永明簿。有《性情集》

  • 字:巽亨
  • 号:巽泉
  • 籍贯:吉安

相关古诗词

题李尚敬所藏乃祖秋润亭遗像卷子

清气满窗临碧湾,寒声泻出两厓间。

露凋芳树鸿初过,月落澄波鹤不还。

白发空疑柱史老,缟衣犹想谪仙閒。

西风拂袖行吟处,长使诸孙忆旧欢。

形式: 七言律诗

城南永古庵孤峰文上人以故人禾川吴经历仲素临绝遗诗见示情不能已遂次韵以挽之

死去凭谁赋蓼莪,故人解剑适经过。

残年古寺遗诗在,落日孤坟芳草多。

勋业未成垂老尽,文章已著奈贫何。

科名况有同宗弟,不与招魂效楚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挽谢知州

五马归来临别墅,犹持风采动眉须。

高年自是国遗老,直笔曾言台丈夫。

健若秋鹰厉霜翮,清如寒露出冰壶。

梅花原上吟魂冷,雪满空山鹤影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挽周宣慰方壶

仗节南征靖庾关,提兵又出讨荆蛮。

酡颜鹤发雄姿老,羽扇纶巾雅量閒。

梅岭云归凯初奏,柳营星坠榇空还。

应怜太府朝正日,不见腰金列早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