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拄杖

老来此物最相需,位置先防妥贴无。

却笑扶人原仗汝,自家犹是要人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嘲拄杖》以幽默的口吻描绘了老者与拐杖之间的关系,生动地展现了老年人对拐杖的依赖与戏谑之情。

首句“老来此物最相需”,点明了主题——对于年老的人来说,拐杖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这里的“此物”特指拐杖,形象地表达了拐杖在老年生活中的重要性。

次句“位置先防妥贴无”,进一步说明了拐杖在使用前需要仔细摆放,确保安全和方便。这不仅体现了对拐杖的重视,也暗示了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对安全的极度关注。

后两句“却笑扶人原仗汝,自家犹是要人扶”,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前半句“却笑扶人原仗汝”以轻松诙谐的语气,表达了对拐杖在帮助他人时所起的作用的肯定和欣赏。后半句“自家犹是要人扶”则自嘲般地揭示了即使拐杖再好,老年人仍然需要他人的帮助,体现了老年人对自身状况的清醒认识和对亲情、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自嘲的手法,既展现了老年人对拐杖的依赖,又不失幽默风趣,传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39)

金锷(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三十一首(其一)

后羿恃善射,寒浞因其室。

弑主于商邱,禹祀遂中绝。

崎岖乱离间,少康能奋迹。

母后奔有仍,遗臣奔有鬲。

妻我以二姚,卒赖有虞力。

有田方十里,有众才五百。

庖正徒区区,棋布旧官职。

灌鄩有馀烬,嘘之寒焰灭。

君坚复雠志,臣矢尽忠节。

受困无弃怠,滨亡无陨越。

经营处女静,其动如兔脱。

祀夏仰配天,故都还故物。

却思怀襄初,滔天势方割。

微禹民其鱼,蛇龙择人食。

至今睹河雒,犹然颂明德。

所以中兴指,首为少康屈。

鼓钟罔攺悬,万国仍玉帛。

一姓不再兴,真乃痴人说。

形式: 古风

咏史三十一首(其二)

夷齐叩马后,登山歌采薇。

自是非圣人,万世将瑕疵。

至仁伐不仁,辨若素与缁。

猥云暴易暴,毋乃成狂痴。

特立独行士,不显人是非。

昌黎善颂哉,通解有进斯。

前此慕通达,茅靡波相随。

知义可换生,繇饿为之师。

饿死且不惧,焉所事委蛇。

立教千万年,天地恒扶持。

愚意尤有进,功早在尔时。

泰誓迄武成,白旄惟一麾。

大诰等八篇,民顽畴可医。

取殷若兹易,安殷难若兹。

苏氏不云乎,先泽沦民肌。

当其在膏火,归周速如驰。

人自膏火出,故主能无思。

愚谓不尽然,忠孝缘秉彝。

自闻首阳风,怒发身奋飞。

我独非人哉,甘让夷与齐。

宁为殷义士,周以雠民题。

勿为周友民,受殷逋臣嗤。

反覆不可常,告戒徒烦辞。

并兴国五十,匪直奄淮夷。

如是历三纪,世变风稍移。

几几四十年,代谢如弈棋。

少壮咸老死,之死盖靡携。

岂非义所激,沁入人心脾。

即如燕破竹,七十城有崎。

王烛匹夫节,自刭安所希。

人知既倒澜,犹可砥柱支。

遂供安平君,反掌恢复资。

又如秦祖龙,鲸吞有馀威。

张良匹夫勇,尝试博浪椎。

人知臂可奋,拨动逐鹿机。

胜广斩木起,揭竿遂为旗。

乃信绝世事,元自无他奇。

人心所同然,惟我先得之。

吁嗟两饿夫,光与日月垂。

形式: 古风

咏史三十一首(其三)

吾尝读无衣,为雪西戎耻。

秦仲为大夫,诗人乃赋此。

猃狁胡为者,内侵逼京邸。

薄伐惟尹吉,爰以六月美。

蠢尔蛮荆族,犯顺扰南纪。

方叔出将兵,于是有采芑。

奉命征淮夷,辟疆南海抵。

诗人作江汉,实惟召公以。

吾于公本末,流连不知几。厉王出居彘。

宣居襁褓里。十有四年间,共和天下理。

如器未坠地,攲侧视所倚。

出手从容正,既正徐徐起。

呜呼旦奭后,庶几追负扆。

尝闻立孤事,成难死易耳。

程勉为其难,公孙瞑目死。

他孩代赵孤,义声犹磊磊。

何况匿公家,己子代太子。

千秋婴杵心,盖自召公始。

乳养史皇孙,狱门闭不启。

丙吉贤矣哉,去公尚千里。

形式: 古风

咏史三十一首(其四)

楚子杀伍奢,尚顾谓员曰:“能死与能报,尔我各努力”。

借吴伐楚人,三战鄢郢入。

辄鞭平王尸,父兄耻一雪。

当其将出奔,与友包胥别。

一曰必覆楚,一曰复楚必。

包胥乞秦师,夜依庭墙泣。

饮食不入口,如是者七日。

秦为赋无衣,昭王获反国。

方员窘江上,吹箫道乞食。

隐忍就功名,岂非丈夫特。

对面峰九疑,人心难可测。

悠悠杯酒间,卖友忽如掷。

我必覆楚语,出口随见执。

偶感包胥事,令人三叹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