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禁花恼曲江头,欲对清尊舞沐猴。
留得春红撩客恨,争如庭草解忘忧。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名为《次韵王才元少师杂花(其五)》。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相当细腻,通过对比和象征,传递了作者特有的情怀。
“不禁花恼曲江头”,这里“花恼”指的是春天的繁花似有所思,生出一种忧郁的情绪。诗人在曲江头,不由自主地被这种美丽的景象所打动,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说的愁绪。
“欲对清尊舞沐猴”,“清尊”可能是指一杯清酒,意图借此来消除心中的忧虑。诗人似乎有意在这美好的春夜中举杯邀明月,与之共饮,甚至幻想着与古代的仙猿(沐猴)一同起舞,以此来忘却世间的烦恼。
“留得春红撩客恨”,这里“春红”指的是春天的花朵,“撩客恨”则是指诗人通过这种美好的景象,试图留住那些即将离去的春光,以及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诗人的情感在这温暖而又短暂的春意中得到抚慰。
“争如庭草解忘忧”,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像庭院里的野草一样,自然而然地把烦恼和忧愁都抛诸脑后。这里的“争如”意味着一种渴望,希望自己也能够轻松自在,不再为世间的纷扰所困。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以及与自然界的交流,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于烦恼的逃避。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体现出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
不详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桃红深浅漫成堆,犹喜霜葩缀旧枝。
唤取张卢来共醉,莫随风雨便分披。
嫩蕊商量渐满枝,刘郎对境久忘机。
折来不拟供樽俎,要与游蜂作伴归。
酒染凝脂密染香,一枝聊发次公狂。
小楼准拟来仙驭,明日红云绕树芳。
春风著物本无殊,姑射偏成玉雪肤。
独笑浮花媚凡目,水边疏影不胜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