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章楶在宋代所作的《运司园亭十咏(其六)翠锦亭》中的景致。诗人以“楩楠百尺馀”开篇,形象地描述了一片高大茂盛的楩楠树林,它们挺拔地矗立于亭台楼阁的檐际,仿佛是大自然的守护者。接着,“畏日自成阴,隆冬宁灭翠”,展现了这些树木即使在炎炎夏日也能为人们提供一片清凉的绿荫,而在寒冷的隆冬季节,依然保持着翠绿的生机,不被严寒所摧折。
“虚旷得寂理,懒僻恣浓睡”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这里的宁静与安逸。在这样的环境中,似乎时间都变得缓慢,万物得以休养生息,人们也能够在此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放松。最后,“谁知官府中,获此冲漠味”,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远离尘嚣、充满自然之美的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即便身处官府之中,也能寻得心灵的慰藉与解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翠锦亭所在的园中景色描绘得生动而富有诗意,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生活与内心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