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觉禅和

少见修行得似师,茅堂佛像亦随时。

禅衣衲后云藏线,夏腊高来雪印眉。

耕地诫侵连冢土,伐薪教护带巢枝。

有时问着经中事,却道山僧总不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的生活状态和他对佛法的态度。开篇“少见修行得似师,茅堂佛像亦随时。”表明修行者虽难以一致达到师傅的境界,但他总是与佛像相伴,如同随时随地都在修行。紧接着,“禅衣衲后云藏线,夏腊高来雪印眉。”则形象地展示了僧人的简朴生活和他们对自然的顺应,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山中的僧人也如同有雪花飘落在眉间一般。

中间两句“耕地诫侵连冢土,伐薪教护带巢枝。”描绘了僧人的生活方式,他们不仅自己耕作,还要保护自然环境,不损害古墓和鸟类的栖息之所。最后,“有时问着经中事,却道山僧总不知。”则表现出这位修行者的谦逊与淡泊,他虽然对佛法有所了解,但在他人询问经文时,却故作不知,以此保持心灵的清净。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照的手法,展现了僧人的日常生活、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以及他们对佛法的态度。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出诗人对禅宗修行者的理解与赞美。

收录诗词(330)

杜荀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 字:彦之
  • 号:九华山人
  • 籍贯: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
  • 生卒年:846~904

相关古诗词

题唐兴寺小松

虽小天然别,难将众木同。

侵僧半窗月,向客满襟风。

枝拂行苔鹤,声分叫砌虫。

如今未堪看,须是雪霜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题著禅师

大道本无幻,常情自有魔。

人皆迷著此,师独悟如何。

为岳开窗阔,因虫长草多。

说空空说得,空得到维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题德玄上人院

刳得心来忙处闲,闲中方寸阔于天。

浮生自是无空性,长寿何曾有百年。

罢定磬敲松罅月,解眠茶煮石根泉。

我虽未似师披衲,此理同师悟了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衡阳隐士山居

闲居不问世如何,云起山门日已斜。

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

松醪腊酝安神酒,布水宵煎觅句茶。

毕竟金多也头白,算来争得似君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