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三十九)

独坐大雄峰,临机多弄险。

遭虎口杀活不分,脱狐身真假难辨。

那堪创立清规,平地深深坑堑。

结成不共戴天雠,烧炷枫香解释休。

形式: 偈颂

翻译

独自坐在大雄峰,面临关键时刻常冒险。
身处虎口生死难分,狐狸伪装真假难辨。
更难以制定清规戒律,平白挖下深深陷阱。
结下不共戴天之仇,焚烧枫香祈求解脱。

注释

独坐:独自一人。
大雄峰:佛教中的重要山峰,象征威严或高境界。
临机:面临关键时刻。
弄险:冒险尝试。
虎口:比喻极其危险的境地。
杀活不分:生死难辨。
脱狐身:比喻狡猾的欺骗行为。
真假难辨:难以分辨真伪。
创立:创建。
清规:严格的规章制度。
坑堑:陷阱,比喻困难或困境。
不共戴天:深仇大恨,无法共存。
雠:仇敌。
烧炷:点燃一支香。
枫香:一种香木,常用以祭祀或祈福。
解释休:祈求结束或解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绍昙的作品,以独特的禅语和象征手法描绘了一幅修行者在险境中求道的图景。"独坐大雄峰"象征着修行者的孤独与高洁,"临机多弄险"则暗示了修行过程中的艰难与挑战。"遭虎口杀活不分,脱狐身真假难辨"运用动物寓言,表达出在生死、真假之间的辨别与抉择,体现了禅宗对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追求。

"那堪创立清规,平地深深坑堑"进一步揭示了佛法戒律虽看似平常,实则深奥,如同平地下的陷阱,需要修行者谨慎行进。"结成不共戴天雠"表达了修行者与世俗对立的决心,以及与佛法中对立面的化解。最后,"烧炷枫香解释休"以焚烧香火的动作,象征着内心的净化与解脱,以此来结束对修行困境的反思和解答。

整体上,这首诗富有哲理,寓言生动,展示了禅宗修行者面对困难时的坚定与智慧。

收录诗词(891)

释绍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 字:希叟
  • 生卒年:?~一二九七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三十八)

一点心灯,寒光灿烂。今古长明,几人著眼。

诸方老冻脓,烧畬种粟,三呼三应,妙悟水因,眉间挂剑。

虽然列焰分辉,当暗中有明,当明中有暗。

而今拈出普请看,出格元宵,何妨赏玩。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三十七)

正月一,是新年。家家庆贺,处处喧阗。

惟有拄杖子,不随时变。松根稳坐,石上安眠。

蓦地放憨歌一曲,啰啰哩啰啰哩啰。

木人听不足,瘦立绿萝烟。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三十六)

半夜逾城,六年栖雪。饿得肠枯,冻得骨折。

那更见明星,两眼添重屑。

后代儿孙苦證羊,一年一度争饶舌。

正法眼藏,宜乎向这瞎驴边灭。

形式: 偈颂 押[屑]韵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三十五)

簸弄乾坤,灵蛇在掌。露刃含霜,阿谁近傍。

歼厥渠魁未得时,蛰龙护匣牢收抗。

还他道地,剑州与太阿无两样。

携来剪月亭前,共聚五湖禅流,拭目纵观,连声称赏。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