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德不德

何从称上德,舍德德方全。

圣者如非圣,贤者不自贤。

海宁言我广,神岂谓予玄。

伐善功难立,无为化易宣。

道惟闻邃古,理亦愧先天。

欲述犹龙旨,应忘得意筌。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上德不德》由唐代诗人王棨所作,通过深邃的语言探讨了道德与德行的本质。诗中以“上德”为主题,阐述了德行的真正含义并非外在的彰显或自我标榜,而是内在的修养与实践。

首句“何从称上德,舍德德方全”,提出疑问,如何才能称得上是上德?只有当一个人的德行完全融入自身,而非仅仅作为外在的标签时,真正的德行才得以完整体现。

接着,“圣者如非圣,贤者不自贤”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圣人与贤人的境界,并非在于他们是否被世人视为圣贤,而在于他们是否超越了自我,达到了更高的精神境界。这里的“非圣”和“不自贤”并非否定之意,而是指真正的圣贤并不以圣贤之名自居,而是超越了世俗的评价标准。

“海宁言我广,神岂谓予玄”两句,通过类比大海的广阔与神明的深远,表达了德行的广大与深邃,以及对德行的理解不应局限于表面,而应深入内心,触及灵魂深处。

“伐善功难立,无为化易宣”则指出追求自我夸耀的善行难以建立,而真正的化育与影响他人,往往在于自然而然、不加刻意的行为之中。这反映了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即通过自然、顺应的方式达到最佳效果。

“道惟闻邃古,理亦愧先天”表明了对古老智慧的尊重与敬畏,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理解大道与自然规律面前的谦逊态度。

最后,“欲述犹龙旨,应忘得意筌”表达了对高深道理的追求与理解,认为真正的智慧与真理难以言传,需要超越言语与形式,直接领悟其本质。这里“犹龙旨”比喻难以捉摸、深奥莫测的道理,而“得意筌”则是指追求目标的方法或路径,强调了直接体验与领悟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德行、智慧、自然法则等主题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以及对高尚品德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21)

王棨(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农祥晨正

玉律方移候,农祥已向晨。

昭回当午地,皎洁向天津。

北陆收残冻,东皋见早春。

影浮佳气动,光射曙云新。

千亩功将起,三推礼欲申。

若非齐七政,何以示农人?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咏白

非青玄赤黄,正色配金方。

鱼表周王德,麟呈汉帝祥。

寒来边草远,春至岭梅芳。

曳练闻良马,衔钩见瑞狼。

张苍肥似瓠,潘岳鬓如霜。

虚室能生后,方知守黑长。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咏菊

秋来多野菊,节应有黄花。

閒叶玉如慄,满丛金出沙。

池边迷瑞鹄,洞里悟仙牙。

蕊散非红艳,香飘异绮葩。

赠诗宜魏帝,泛酒称陶家。

明日登高处,期君手不赊。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咏清

洁澈浮天色,锵洋入乐声。

露零金掌满,冰结玉壶盈。

屏障排云母,帘栊动水精。

南山秋雨霁,北牖晚风生。

裴楷当年意,胡威近日名。

未知尧舜化,寰宇一时清。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