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蔡准郎中见邀游西湖三首(其一)

夏潦涨湖深更幽,西风落木芙蓉秋。

飞雪闇天云拂地,新蒲出水柳映洲。

湖上四时看不足,惟有人生飘若浮。

解颜一笑岂易得,主人有酒君应留。

君不见钱塘游宦客,朝推囚,暮决狱,不因人唤何时休。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夏日洪水使湖水更深更显幽静,西风吹过,落叶纷飞,秋意浓浓。
漫天飞雪遮蔽天空,云彩低垂触地,新生的蒲草破水而出,柳树倒映在洲边。
湖上的四季美景看不够,人生就像浮萍般漂泊不定。
能让人展颜一笑实非易事,主人有酒,你应该留下共饮。
你没看到那些在钱塘做官的人,早上审理囚犯,晚上判决案件,除非被人叫停,否则永无止境。

注释

夏潦:夏季的大雨。
涨湖:湖水上涨。
西风:秋风。
落木:落叶。
芙蓉:荷花。
闇天:遮天蔽日。
新蒲:新生的蒲草。
解颜:露出笑容。
游宦客:在外做官的人。
朝推囚:早上审理囚犯。
暮决狱:晚上判决案件。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秋日西湖风光的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物与人生感慨。开篇“夏潦涨湖深更幽”勾勒出西湖在秋季雨水的滋润下变得更加深邃迷离。“西风落木芙蓉秋”则描绘了秋风中飘落的树叶与盛开的芙蓉花,营造了一种萧瑟而又美好的景象。

接着,“飞雪闇天云拂地”用“飞雪”来形容天气的阴冷与云雾的低垂,增添了一份秋末冬初的寒凉感。“新蒲出水柳映洲”则转换了画面,展示了湖中新生的蒲草和岸边柳树的倒影,为诗境平添几分生机。

在“湖上四时看不足,惟有人生飘若浮”这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无限赞叹,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人生如同湖面上的风景,不停地变化,短暂而又易逝。

最后,“解颜一笑岂易得,主人有酒君应留”与“君不见钱塘游宦客,朝推囚,暮决狱,不因人唤何时休”两句则是对友情和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人邀请同行者在美好的环境中暂且忘却世俗的烦恼,而最后两句通过对比官场上升迁浮动的无常,更加突显了这种心态。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更透露出他对于人生、友情以及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和蔡准郎中见邀游西湖三首(其二)

城市不识江湖幽,如与蟪蛄语春秋。

试令江湖处城市,却似麋鹿游汀洲。

高人无心无不可,得坎且止乘流浮。

公卿故旧留不得,遇所得意终年留。

君不见抛官彭泽令,琴无弦,巾有酒,醉欲眠时遣客休。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和蔡准郎中见邀游西湖三首(其三)

田间决水鸣幽幽,插秧未遍麦已秋。

相携烧笋苦竹寺,却下踏藕荷花洲。

船头斫鲜细缕缕,船尾炊玉香浮浮。

临风饱食得甘寝,肯使细故胸中留。

君不见壮士憔悴时,饥谋食,渴谋饮,功名有时无罢休。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二)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