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仙居岩巘几千重,秀入青冥气势崇。
他日却来寻胜境,且将图录记诸峰。
这首诗描绘了仙居岩巘的壮丽景象,诗人以“仙居”开篇,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岩巘几千重,秀入青冥”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山峦叠嶂、云雾缭绕的壮观景色,同时“气势崇”三字则赋予了这些自然景观以磅礴的气势,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与神秘。
后两句“他日却来寻胜境,且将图录记诸峰”,表达了诗人对九华山美景的向往与期待。他设想将来再次造访此地,不仅是为了欣赏美景,更是为了记录下这山峰的千姿百态,留下珍贵的记忆。这种对未来之行的憧憬,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将九华山的自然风光与诗人的内心情感融为一体,既展现了山川之美,也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不详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喜无檐溜滴空阶,秣马轻装入夜催。
一阵松风惊晓枕,又疑天外雨声来。
昔年尝慕此山游,今日经行不暇留。
好意尚为尘迹累,碧鸡山凤勿相尤。
临岐跋马向齐山,苒苒烟萝试一攀。
怪石何年居物表,白云终日伴僧閒。
气吞城郭纷嚣外,势接江湖浩荡间。
况是重阳时节近,紫微前咏好开颜。
清溪翠巘两相宜,雄构峥嵘压贵池。
弄水得名应有谓,登山留咏想同时。
角声北起秋云动,桥影西横晚照迟。
佳趣古今看不尽,前人遗美后人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