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垂黄尚微,枣熟赤可剥。

新梨接亦成,实大何磊落。

累累如碧罂,器宇极恢廓。

悬枝细恐折,植竹仰撑托。

露下色渐变,逼霜味不酢。

采摘置中筵,气压百果弱。

忆昔壮少时,酒酣病痟作。

取食不论数,甘寒胜发药。

今嗟老且病,滋味意彫索。

对之未能忘,欲探引复却。

晴檐午景暄,尚或思咀嚼。

齿朽齧亦难,把玩时自噱。

形式: 古风

翻译

柿子还未完全变黄,枣子已熟可以轻松剥皮。
新梨也已接续成熟,果实硕大繁多。
它们堆积如绿色的坛子,显得非常大气宽广。
担心树枝细脆易断,只好用竹竿支撑。
露水落下,颜色逐渐变化,接近霜冻的甜味更醇厚。
摆在宴席中心,香气压过所有水果。
回想年轻时,酒醉后身体不适,却不管多少都吃得开心。
那时吃起来甘甜清凉,胜过良药。
如今老病缠身,品尝滋味只剩遗憾。
面对它们仍难以忘怀,想品尝又犹豫不决。
即使在晴朗的午后,看到仍想尝一尝。
牙齿老化咀嚼困难,但欣赏时仍能自得其乐。

注释

柿:柿子。
垂黄:尚未完全变黄。
枣:枣子。
熟赤:熟透呈红色。
新梨:新熟的梨。
接亦成:也已接续成熟。
实大:果实硕大。
何磊落:非常繁多。
累累:堆积。
碧罂:绿色的坛子。
器宇:气势。
恢廓:宽广。
悬枝:悬挂的树枝。
细恐折:担心易断。
植竹:种植竹竿。
仰撑托:支撑保护。
露下:露水落下。
逼霜:接近霜冻。
气压百果:香气压过其他水果。
弱:逊色。
忆昔:回忆过去。
壮少时:年轻时。
酒酣:酒醉。
病痟:身体不适。
甘寒:甘甜清凉。
胜发药:胜过药物。
老且病:年老体衰。
滋味意彫索:滋味变得稀少。
对之:面对它们。
欲探引复却:想尝试又退缩。
晴檐午景暄:晴天屋檐下的午间阳光温暖。
齿朽:牙齿老化。
齧亦难:咀嚼困难。
把玩:欣赏。
自噱:自我娱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丰收的农家景象,其中柿子、枣和梨都已经成熟,实物饱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如“累累如碧罊”、“器宇极恢廓”,展现了果实堆积如山的景致,同时也流露出对果实的珍视之情。

然而,从中后段开始,诗意转向个人生活经验和感慨。诗人回忆年轻时的放纵与疾病,以及随之而来的饮食无忌,认为那时候的滋味胜过药物。但岁月流逝,到了老年,又遭遇了疾病,这些美味也变得难以享用,甚至连牙齿都已不再坚固。

诗末,诗人在晴朗的午后,依旧对这些美食产生思念,但已经只能是把玩于口中,自我安慰。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生活经历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流逝、时光易逝以及老病之苦的深切感悟,同时也透露出对美好事物无奈放弃的哀愁情怀。

收录诗词(459)

李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明渠

清明三十里,疏凿高下通。

西南引潏水,北入太极宫。

居民昔为利,旧迹今可穷。

时见断石甃,龙盘戏云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移官庆阳过定平县

春郊二月浴蚕时,傍岸溪流可染衣。

谷转城深惊柳暗,地寒春早见花稀。

三年厌应西烽急,千里重随北鸟飞。

若问前筹惭潦倒,欲辞虎帐访渔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谒隐士段庭

人生何多谋,常苦饥寒侵。

裘完甑有炊,于世澹无心。

筑室清涧曲,窈窕幽径深。

闭门长松下,岁无车马音。

古书束高阁,兀然遗屦簪。

悠悠不记年,日月徒光阴。

儿童城市还,得酒或自斟。

隐几望南山,閒云起孤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野蚕

野蚕缘桑自成茧,群儿采茧残桑枝。

明年家蚕黑蚁出,田中桑死蚕忍饥。

野茧更采不满筥,家蚁岁生无尽时。

翁乎驱儿无残桑,叶长蚕成长有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