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咏腊梅

仙人不著绿衣裳。半染鹅黄,半染鸦黄。

宛如瘦菊媚斜阳。道是秋光。却是春光。

素心磬口异寻常。心吐清香,口吐清香。

胆瓶斜插傍纱窗。红腊无光。绿腊无光。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鉴赏

这首《一剪梅·咏腊梅》由清代诗人俞庆曾所作,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腊梅的独特魅力。诗中以“仙人不著绿衣裳”开篇,巧妙地将腊梅与仙人相联系,赋予其超凡脱俗之感。接着,“半染鹅黄,半染鸦黄”,通过色彩的对比,展现了腊梅花瓣的丰富层次和独特美感。

“宛如瘦菊媚斜阳”一句,将腊梅比作瘦菊,形象地描绘了其在夕阳下摇曳生姿的情景,既表现了腊梅的坚韧与高洁,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道是秋光。却是春光”,这两句则巧妙地表达了腊梅跨越季节的特性,既能在寒冷的冬季绽放,又能给人以春天般的温暖与希望。

“素心磬口异寻常。心吐清香,口吐清香”进一步赞美了腊梅的内在美与香气,无论是内心还是外表,都散发着不同于寻常的清新与高雅。最后,“胆瓶斜插傍纱窗。红腊无光。绿腊无光”,以日常生活中的场景收尾,不仅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也暗示了腊梅即使在简朴的环境中也能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不因环境而减色。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腊梅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与内在的高洁,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82)

俞庆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游塘西丁山湖,复至超山观古梅

燕剪双开,扁舟独往,丁湖别具清幽。

小桥撑入,香色目难收。

始信江南好景,从今后、不羡罗浮。

香雪海,舒怀一笑、心迹可盟鸥。

凭高,回首望,青山重叠,知是杭州。

问缟衣仙子,几世清修。

遥指山腰疏影,恍疑是、身在瀛洲。

蓬莱顶,惭余未及,踏翠一来游。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尤]韵

金缕曲.题唐伯虎集后

抛却功名后。莽生涯、惟凭诗酒。

懒把文章传后世,只喜寻花问柳。

又何论、金章紫绶。

醉里年华狂态在,看诸公、触热人间走。

杯在手,眉休皱。消尽英雄豪气否。

想当时、长辞簪笏,大开笑口。

小谪须知蓬岛客,偶向红尘羁逗。

应自笑、烟霞痼久。

只叹江淹才若此,抱云和、未向王门奏。

剩仙馆,桃如旧。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蝶恋花.月下怀抱珠表妹

腰肢不为悲秋瘦。百种情怀,种种难依旧。

痴立阶前非中酒,片时归梦虫声骤。

断续恼人花外漏。几度无言,偷把双眉皱。

回忆当年同聚首,月明凉露徘徊久。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高阳台.送瑟庵应春官试

惜别情怀,销魂滋味,从今渐渐都娴。

此去长途,怎生消受春寒。

愁心定逐轮蹄去,对银灯、坐到更阑。

意绵绵、絮语千般,携手窗前。

送君去后登楼望,指晴烟漠漠,重叠云山。

寄语西风,几时吹转征帆。

相思料得蓬窗底,拥寒衾、离恨难删。

卜金钱、刚盼泥金,又盼归鞍。

形式: 词牌: 高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