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

川上风雨来,须臾满城阙。

岧峣青莲界,萧条孤兴发。

前山遽已净,阴霭夜来歇。

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

严城自有限,一水非难越。

相望曙河远,高斋坐超忽。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翻译

江面上风急雨骤,片刻间城池被淹没。
高峻的青莲世界,显得寂寥无人,引发孤寂之情。
前方的山峰突然变得清晰,夜晚的阴霾已经消散。
高大的树木带来夏日的清凉,流动的云朵映衬着皎洁的月亮。
坚固的城墙自然有其界限,但一条河水并不难以逾越。
遥望破晓时分的银河遥远,坐在高斋中,思绪飘渺不定。

注释

川上:江面上。
风雨:风和雨。
须臾:片刻间。
满城阙:整个城市。
岧峣:高峻。
青莲界:指清静的佛教世界或美景之地。
萧条:寂寥。
孤兴发:孤独的情感油然而生。
前山:前方的山。
遽已:突然。
净:清晰。
阴霭:阴沉的雾气。
歇:消散。
乔木:高大的树木。
生夏凉:在夏天带来凉意。
流云:流动的云朵。
吐华月:映出明亮的月亮。
严城:坚固的城墙。
自有限:自然有其界限。
一水:一条河水。
非难越:不难以跨越。
相望:遥望。
曙河:破晓时分的银河。
远:遥远。
高斋:高雅的书斋。
坐超忽:坐着,思绪飘忽不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风雨过后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开篇“川上风雨来,须臾满城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雨storm迅速笼罩整个城市的景象,“须臾”一词传递出时间上的紧迫感,强调了雨来的突然与迅猛。接着,“岧峨青莲界,萧条孤兴发”写出了雨后山峦间清新的气息,以及诗人独自一人产生的情感波动。

“前山遽已净,阴霭夜来歇”两句,则描绘了雨后的景色转变,山峦在夜幕降临时变得洁净而宁静。诗中“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两句,更是通过对树木和云彩的描写,营造出一派清凉明朗的意境。

最后,“严城自有限,一水非难越。相望曙河远,高斋坐超忽”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隔离两地无法相见的感慨,以及通过书信的方式来缓解这种距离带来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唐代诗人的艺术造诣和个人情怀。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同德寺阁集眺

芳节欲云晏,游遨乐相从。

高阁照丹霞,飗飗含远风。

寂寥氛氲廓,超忽神虑空。

旭日霁皇州,岧峣见两宫。

嵩少多秀色,群山莫与崇。

三川浩东注,瀍涧亦来同。

阴阳降大和,宇宙得其中。

舟车满川陆,四国靡不通。

旧堵今既葺,庶氓亦已丰。

周览思自奋,行当遇时邕。

形式: 古风

同德精舍养疾寄河南兵曹东厅掾

逍遥东城隅,双树寒葱茜。

广庭流华月,高阁凝馀霰。

杜门非养素,抱疾阻良宴。

孰谓无他人,思君岁云变。

官曹亮先忝,陈躅惭俊彦。

岂知晨与夜,相代不相见。

缄书问所如,詶藻当芬绚。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因省风俗与从侄成绪游山水中道先归寄示

累宵同燕酌,十舍携征骑。

始造双林寂,遐搜洞府秘。

群峰绕盘郁,悬泉仰特异。

阴壑云松埋,阳崖烟花媚。

每虑观省牵,中乖游践志。

我尚山水行,子归栖息地。

一操临流袂,上耸干云辔。

独往倦危途,怀冲寡幽致。

赖尔还都期,方将登楼迟。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因省风俗访道士侄不见题壁

去年涧水今亦流,去年杏花今又拆。

山人归来问是谁,还是去年行春客。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