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省风俗访道士侄不见题壁

去年涧水今亦流,去年杏花今又拆。

山人归来问是谁,还是去年行春客。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翻译

去年的山涧水今年仍在流淌,去年的杏花如今又再次绽放。
山中隐士回来询问我是谁,我还是去年那个踏青的过客。

注释

去年:指过去的一年。
涧水:山间溪流。
今:现在。
亦:也。
杏花:杏树的花朵。
今又拆:今年又开放了。
山人:隐居在山中的人。
归来:回来。
问是谁:询问我是哪位。
还是:仍然是。
去年:上一年。
行春客:春天出游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时光流转、自然更迭的景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与探寻。"去年涧水今亦流,去年杏花今又拆"两句,通过重复“去年”二字,将时间的轮回和自然界的季节更替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涧水依旧潺潺流淌,杏花再次盛开,但这些都是无情的自然景观,它们并不记得去年的场景,也不理会人类的情感。

"山人归来问是谁"一句,则引入了诗人的主体意识。山人可能是一位隐士或道士,归来的他对周围环境的熟悉和陌生形成鲜明对比。这也许暗示着诗人自己对于过往记忆的追寻和确认,是在询问那些曾经的时光是否依旧。

"还是去年行春客"这句,则是诗人内心的独白。这里的“还是”字带有一种无奈和感慨,似乎在肯定那位山人的身份,也是在提醒自己,那些美好的瞬间已经成为了过去,无法再现。在这个季节,再次踏上春游之路的人,依然是那个行走于去年的春天的客人。这不仅是一个时间概念上的重叠,更是一种精神状态的持续。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生命无常以及个人记忆与历史连结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寺居独夜寄崔主簿

幽人寂不寐,木叶纷纷落。

寒雨暗深更,流萤度高阁。

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

宁知岁方晏,离居更萧索。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岁日寄京师诸季端武等

献岁抱深恻,侨居念归缘。

常患亲爱离,始觉世务牵。

少事河阳府,晚守淮南壖。

平生几会散,已及蹉跎年。

昨日罢符竹,家贫遂留连。

部曲多已去,车马不复全。

闲将酒为偶,默以道自诠。

听松南岩寺,见月西涧泉。

为政无异术,当责岂望迁。

终理来时装,归凿杜陵田。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庄严精舍游集

良游因时暇,乃在西南隅。

绿烟凝层城,丰草满通衢。

精舍何崇旷,烦局一弘舒。

架虹施广荫,构云眺八区。

即此尘境远,忽闻幽鸟殊。

新林泛景光,丛绿含露濡。

永日亮难遂,平生少欢娱。

谁能遽还归,幸与高士俱。

形式: 古风

杂曲歌辞.行路难

荆山之白玉兮。

良工雕琢双环连,月蚀中央镜心穿。

故人赠妾初相结,恩在环中寻不绝。

人情厚薄苦须臾,昔似连环今似玦。

连环可碎不可离,如何物在人自移。

上客勿遽欢,听妾歌路难。

傍人见环环可怜,不知中有长恨端。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