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省风俗与从侄成绪游山水中道先归寄示

累宵同燕酌,十舍携征骑。

始造双林寂,遐搜洞府秘。

群峰绕盘郁,悬泉仰特异。

阴壑云松埋,阳崖烟花媚。

每虑观省牵,中乖游践志。

我尚山水行,子归栖息地。

一操临流袂,上耸干云辔。

独往倦危途,怀冲寡幽致。

赖尔还都期,方将登楼迟。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翻译

连续多夜与燕共饮,远行数十里骑马相随。
初到双林寂静处,探寻深远山洞的奥秘。
群峰环绕苍翠浓郁,仰望瀑布独特奇异。
山谷深处松树被云雾笼罩,阳光下的崖壁花儿娇媚。
常忧虑政务牵绊,中断了游历的意愿。
我还需游历山水,你却归隐休息之地。
你一挥手在水边,如登天般高举马辔。
独自前行厌倦险路,内心少有深沉的情致。
幸亏你即将回都城,我才会有登楼遥望的期待。

注释

累宵:连续多夜。
燕酌:与燕共饮,燕在这里指代友人。
十舍:古时以三十里为一舍,此处形容距离遥远。
征骑:远行的马匹,代指长途跋涉。
遐搜:深入探寻。
洞府秘:山洞中的秘密,常指仙人的居所。
盘郁:形容山势环绕,苍翠繁茂。
悬泉:悬挂的瀑布。
特异:独特奇异。
阴壑:山谷的阴面。
云松:被云雾笼罩的松树。
阳崖:阳光照耀的崖壁。
烟花:盛开的花朵。
观省:观察政事。
牵:牵绊。
中乖:中途改变。
游践志:游历的心愿。
栖息地:指归隐的地方。
临流袂:在水边挥手。
干云辔:形容马匹高举如入云端。
危途:危险的道路。
幽致:深沉的情致。
还都期:返回都城的时间。
登楼迟:登楼遥望的期待。

鉴赏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与朋友们在山水之间的游乐情景,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内心的情感抒发。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流畅,是一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山水田园诗。

首句“累宵同燕酌”展现了夜晚与朋友饮酒作乐的情景,“十舍携征骑”则表达了在长途跋涉中携带马匹的艰辛。接着,“始造双林寂,遐搜洞府秘”描绘了一种探寻自然之美、开辟新境界的勇气和好奇心。

“群峰绕盘郁,悬泉仰特异”中,诗人用“盘郁”形容群山环绕的壮丽景象,“特异”则表达了对悬挂泉水的惊叹。下句“阴壑云松埋,阳崖烟花媚”通过光影与自然景物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生动的氛围。

“每虑观省牵,中乖游践志”表达了诗人在观赏山水之间时的心境和情感流转,而“我尚山水行,子归栖息地”则是对朋友先行离去与自己继续前行的对比。

“一操临流袂,上耸干云辔”中,“临流袂”形象生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最后,“独往倦危途,怀冲寡幽致”透露出诗人在孤独旅途中的疲惫和内心深处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在这种美好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愿望。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因省风俗访道士侄不见题壁

去年涧水今亦流,去年杏花今又拆。

山人归来问是谁,还是去年行春客。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寺居独夜寄崔主簿

幽人寂不寐,木叶纷纷落。

寒雨暗深更,流萤度高阁。

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

宁知岁方晏,离居更萧索。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岁日寄京师诸季端武等

献岁抱深恻,侨居念归缘。

常患亲爱离,始觉世务牵。

少事河阳府,晚守淮南壖。

平生几会散,已及蹉跎年。

昨日罢符竹,家贫遂留连。

部曲多已去,车马不复全。

闲将酒为偶,默以道自诠。

听松南岩寺,见月西涧泉。

为政无异术,当责岂望迁。

终理来时装,归凿杜陵田。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庄严精舍游集

良游因时暇,乃在西南隅。

绿烟凝层城,丰草满通衢。

精舍何崇旷,烦局一弘舒。

架虹施广荫,构云眺八区。

即此尘境远,忽闻幽鸟殊。

新林泛景光,丛绿含露濡。

永日亮难遂,平生少欢娱。

谁能遽还归,幸与高士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