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秋柳和清真

去波直,残柳参差飏碧。

苏台路曾埽坠钿,涴地柔条尽秋色。依依问水国。

频忆长亭送客。

西风里、携手四桥空,绿平添涨三尺。春光总陈迹。

记絮袅帘旌,花捲帆席。汀洲萍实经年食。

嗟两鬓银绾,一声金缕,离魂飞度远近驿。

送秋老江北。心恻。乱愁积。

奈舞袖飘零,歌扇沈寂,相思到骨情何极。

念马上残梦,酒边孤笛。单衣铅泪,似暗雨、夜半滴。

形式: 词牌: 兰陵王

鉴赏

这首词以秋柳为题材,通过描绘秋风中的残柳,表达了词人对往昔欢聚与离别的深深怀念。"去波直,残柳参差飏碧",描绘了秋风吹动下,柳枝摇曳的凄美景象,暗示了时光流逝。"苏台路曾埽坠钿,涴地柔条尽秋色",借苏台之路和落叶的秋色,寓言了人事如梦,繁华不再。

"依依问水国,频忆长亭送客",词人回忆起在水边长亭送别的情景,情感深沉。"西风里、携手四桥空,绿平添涨三尺",进一步渲染了秋风萧瑟,旧日欢聚之地只剩下空荡的四桥和上涨的河水,增添了离别的哀愁。

"春光总陈迹",感叹春光已逝,只剩回忆。接下来的句子通过"絮袅帘旌,花捲帆席",描绘了昔日宴饮的热闹场景,而今只剩下词人的孤独与思念。"汀洲萍实经年食",以萍实比喻词人长久的漂泊生涯,"离魂飞度远近驿",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牵挂。

"送秋老江北",点明季节更迭,词人心境悲凉。"乱愁积",直接抒发内心的纷乱愁绪。"奈舞袖飘零,歌扇沈寂",形象地写出词人对往昔热闹生活的追忆,以及如今的寂寞。最后,"念马上残梦,酒边孤笛",借梦境和孤笛声表达无尽的相思,"单衣铅泪,似暗雨、夜半滴",以雨滴比喻词人内心沉重的悲伤,将情感推向高潮。

总的来说,郑文焯的这首《兰陵王·秋柳和清真》以秋柳为引,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回忆,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落寞的感慨,情感深沉而动人。

收录诗词(364)

郑文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 字:俊臣
  • 号:小坡
  • 籍贯:鹤道
  • 生卒年:1856~1918

相关古诗词

踏莎行.采莲曲

花券裁红,香筒吹绿。轻拿踏遍江南曲。

莲心苦里尚回甘,藕丝断后从谁续。

翠帔银泥,钿筐金粟。牵云曳雪相思属。

弄波莫便采珠还,露房秋泪红盈掬。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玉梅令

沧波旧苑,又入清风券。春阴护、傍家池馆。

有药阑几曲,掩袂再来看。珍丛未谢,梦云已远。

吴缣蜀锦,新诗能换,十年事、暗惊雨散。

问山阳旧侣,到此更谁过,空邻笛、绕花吹遍。

形式: 词牌: 玉梅令

绮寮怨.宣武城南夜集感事和清真

白眼看天如醉,梦云谁唤醒。

糁绮陌、舞絮狂尘,伤春泪,漫洒新亭。

微茫西山一角,沧波底,日落山更青。

但怪他,片石无言,冤禽恨,抵死填海盈。

旷望去天几程。

珠宫旧事,仙才枉说飞璚,月冷风清,羽衣谱,敛愁听。

苕苕凤楼残点,独立尽,五更情。漂花满城。

东风不到处,花又零。

形式: 词牌: 绮寮怨

还京乐

放愁地,说与沧江旧曲谁重理。

纵翠纱笼句,白雪笑我,仙才空费。

又故山归后,残春事与浮名委。

镇断送明日,陌上看花閒泪。向清波底。

见文章、流锦名花,诉尽东风,零落旧味。

堪嗟冶叶倡条,傍凡门、艳数桃李。

恨迢迢,拌玉剑埋云,金刀断水。

料得西楼月,窥人还自憔悴。

形式: 词牌: 还京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