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筑南斋

我老不自量,筑室盈百间。

旧屋收半料,新材伐他山。

盎中粟将尽,橐中金亦殚。

凉风八月高,扶架起南边。

首成遗老斋,愿与客周旋。

古桧长百尺,翠竹森千竿。

隔城过清颍,有井皆甘泉。

平生隐居念,眷眷在山川。

谁言白发年,有作竟不然。

我本师瞿昙,所遇无不安。

诸子知我怀,勉更求榱椽。

堂成铺莞簟,无梦但安眠。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老了不自量力,建造了一百间的房屋。
使用旧材料盖了一半,新木材则从远处山林砍来。
粮罐里的粮食快吃完了,袋中的金银也已耗尽。
八月秋风吹过,我决定在南边搭起框架。
首先建成的是供我这个老者居住的书斋,希望能与访客共度时光。
古柏高百尺,翠竹成千丛,环绕着我的居所。
穿过城池越过清颖河,那里的井水都是甘甜的。
一生向往隐居生活,对山水之情深沉眷恋。
谁说年迈之人不能有所作为,我做到了。
我原本效仿佛陀,所经历的都让我心安。
孩子们理解我的想法,鼓励我继续修建。
房屋建成后,铺上莞席,只有安心睡眠无梦扰。

注释

自量:估量自己能力。
盈:满。
半料:旧材料的一半。
伐:砍伐。
盎:小容器。
殚:用尽。
扶架:支撑框架。
遗老斋:为老者设立的书斋。
眷眷:深切的依恋。
不然:并非如此。
瞿昙: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姓氏。
榱椽:建筑用的椽木。
莞簟:用蒲草编织的席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初筑南斋》,诗人以自述的方式,表达了他对老年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他坦诚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仍决定建造百间的南斋,体现了他的坚韧和决心。

诗人强调了资源的有限性,旧屋仅能回收部分材料,新材需从远处山林获取,生活物资也日渐匮乏。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沮丧,反而选择在八月凉风中开始建设,表现出积极面对的态度。南斋建成后,他将其命名为“遗老斋”,希望能在此与友人交往,享受宁静的生活。

诗中描绘了斋内的景致,古桧参天,翠竹成林,附近有甘甜的泉水,展现了诗人理想中的隐居环境。他深爱着山水,即使到了白发之年,依然坚守隐居的愿望。朋友们理解他的心境,鼓励他继续努力,最终完成了南斋的建设。

最后两句,诗人提到自己本意效仿佛陀瞿昙的淡泊,无论遇到何种境况都能安然处之。他在新建成的堂上铺上莞簟,期待的是无梦的安眠,反映出他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内心的平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亲身经历的叙述,展现了其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淡然。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利路提刑亡伯郎中挽词二首(其一)

好学先乡党,登科复妙年。

谁为耆旧传,最处缙绅先。

沦谢今亡矣,风流孰继焉。

魂归食里社,世世仰仁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巫山庙

山中庙堂古神女,楚巫婆娑奏歌舞。

空山日落悲风吹,举手睢盱道神语。

神仙洁清非世人,瓦盎倾醪荐麋脯。

子知神君竟何自,西方真人古王母。

飘然乘风游九州,朅渡西海薄中土。

白云为车驾苍虬,骖乘湘君宓妃御。

天孙织绡素非素,衣裳飘飖薄烟雾。

泊然冲虚眇无营,朝餐屑玉咽琼乳。

下视人世安可据,超江乘山去无所。

巫山之下江流清,偶然爱之不能去。

湍崖激作相喧豗,白花翻翻龙正怒。

尧使大禹导九州,石陨山队几折股。

山前恐惧久无措,稽首山下苦求助。

丹书玉笈世莫窥,指示文字相尔汝。

擘山泄江幸无苦,庚辰虞余实相禹。

功成事定世莫知,空山俄顷千万古。

庙中击鼓吹长箫,采兰为飧蕙为肴,玉缶荐芰香飘萧。

龙勺取酒注白茅,神来享之风飘飘。

荒山长江何所有,岂有琼玉荐泬寥。

神君聪明无我责,为我驱兽攘龙蛟。

乘船入楚溯巴蜀,濆旋深恶秋水高。

归来无恙无以报,山上麦熟可作醪。

神君尊贵岂待我,再拜长跪神所劳。

形式: 古风

张公生日

少年谈王霸,英气干斗牛。

中年事轩冕,徇世仍多忧。

晚岁探至道,眷眷怀林丘。

今年乞身归,始与夙昔酬。

高秋过生日,真气兹一周。

观心比孤月,视世皆浮沤。

表里一融明,万物不能留。

顾谓憧憧人,斯乐颇曾不。

嗟我本俗士,从公十年游。

谬闻出世语,俛作笼中囚。

俯仰迫忧患,欲去安自由。

问公昔年乐,孰与今日优。

山中许道士,非复长史俦。

腹中生梨枣,结实从今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张安道生日二首(其一)

椿年七十二回新,蓬矢桑弧记此晨。

养就丹砂无上药,已超诸数自由身。

中年道路趋真境,外物功名委世人。

今夜空庭香火罢,定应星斗识天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