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道生日二首(其一)

椿年七十二回新,蓬矢桑弧记此晨。

养就丹砂无上药,已超诸数自由身。

中年道路趋真境,外物功名委世人。

今夜空庭香火罢,定应星斗识天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椿树年龄已满七十二回春,这清晨的记忆里有蓬草和桑弓。
修炼出的丹砂是最高的药,我已经超越常数,拥有自由之身。
步入中年后追求真实的境界,对外物的功名都交付给世人。
今夜空荡庭院香火已熄,星辰必定能辨识我内心的纯真。

注释

椿年:指长寿的岁月。
蓬矢:古代射箭时使用的蓬草和箭矢,象征少年时期。
桑弧:用桑木制作的弓,也代表少年时期。
丹砂:道教炼丹常用的矿物,象征修炼。
自由身:不受束缚的身心状态。
真境:指道家追求的超脱世俗的境界。
外物功名:世俗的成就和名声。
香火:祭祀或修行时点燃的香烛。
星斗:象征天上的星辰,寓意天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为好友张安道庆祝七十二岁生日所作,表达了对张安道长寿与超脱世俗的赞美。首句“椿年七十二回新”,以椿树的寿命比喻张安道的高龄,寓意其经历丰富而精神焕发。次句“蓬矢桑弧记此晨”引用古代射礼,象征着张安道的人生历程中重视品德修养和正直之道。

“养就丹砂无上药”暗指张安道修炼身心,追求长生不老的境界,这里的“丹砂”象征着内修的成果。“已超诸数自由身”进一步赞扬他的超然洒脱,不受世俗名利束缚。接下来,“中年道路趋真境”表达了张安道在中年后更加坚定地追求真理和内心的平静。

尾联“今夜空庭香火罢,定应星斗识天真”描绘了夜晚庭院中香火已息的宁静场景,暗示张安道已经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地,连星辰都能感知他的真性情。整首诗通过赞美张安道的寿辰,寓含了对其人生态度和修行成就的深深敬意。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张安道尚书生日

出入三朝望愈尊,淮阳退卧避喧烦。

崇高历遍知皆妄,风俗频迁气独存。

世事直须劳旧德,归心那复厌名藩。

赤松作伴功虽切,白发忧时义所敦。

仁比高山年自倍,秋逢生日喜盈门。

知公知命身无祷,聊为生灵举寿樽。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张秀才见写陋容

潦倒形骸山上樗,每经风雨辄凋疏。

劳君为写支离状,异日长看老病初。

落笔纵横中自喜,赋形深稳妙无馀。

偶然挂壁低头笑,俱幻何妨彼亦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张恕寺丞益斋

人生不读书,空洞一无有。

羡君常斋居,散帙满前后。

开编试寻绎,阅岁行自富。

从横画图出,次第宫商奏。

汪洋畜江河,眇莽包林薮。

兴亡数千岁,络绎皆在口。

顾念今所知,颇觉前日陋。

我家亦多书,早岁尝窃叩。

晨耕挂牛角,夜烛借邻牖。

经年谢宾客,饥坐失昏昼。

堆胸稍蟠屈,落笔逢左右。

乐如听钧天,醉剧饮醇酎。

自从厌蓬荜,误逐功名诱。

初心一漂荡,旧学皆榛莠。

失足难遽回,抚卷长自诟。

幸君无事年,谓可终身守。

春耕不厌深,秋穫当自受。

金玉或为灾,诗书岂相负。

形式: 古风

张惕山人即昔所谓惠思师也余旧识之于京师忽来相访茫然不复省徐自言其故戏作二小诗赠之(其一)

昔日高僧今白衣,人生变化定难知。

故人相见不相识,空怪解吟无本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