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谈王霸,英气干斗牛。
中年事轩冕,徇世仍多忧。
晚岁探至道,眷眷怀林丘。
今年乞身归,始与夙昔酬。
高秋过生日,真气兹一周。
观心比孤月,视世皆浮沤。
表里一融明,万物不能留。
顾谓憧憧人,斯乐颇曾不。
嗟我本俗士,从公十年游。
谬闻出世语,俛作笼中囚。
俯仰迫忧患,欲去安自由。
问公昔年乐,孰与今日优。
山中许道士,非复长史俦。
腹中生梨枣,结实从今秋。
不详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出入三朝望愈尊,淮阳退卧避喧烦。
崇高历遍知皆妄,风俗频迁气独存。
世事直须劳旧德,归心那复厌名藩。
赤松作伴功虽切,白发忧时义所敦。
仁比高山年自倍,秋逢生日喜盈门。
知公知命身无祷,聊为生灵举寿樽。
人生不读书,空洞一无有。
羡君常斋居,散帙满前后。
开编试寻绎,阅岁行自富。
从横画图出,次第宫商奏。
汪洋畜江河,眇莽包林薮。
兴亡数千岁,络绎皆在口。
顾念今所知,颇觉前日陋。
我家亦多书,早岁尝窃叩。
晨耕挂牛角,夜烛借邻牖。
经年谢宾客,饥坐失昏昼。
堆胸稍蟠屈,落笔逢左右。
乐如听钧天,醉剧饮醇酎。
自从厌蓬荜,误逐功名诱。
初心一漂荡,旧学皆榛莠。
失足难遽回,抚卷长自诟。
幸君无事年,谓可终身守。
春耕不厌深,秋穫当自受。
金玉或为灾,诗书岂相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