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嗟我明年是七旬,此生能见几番春。
凭谁为补青天漏,放出春光处处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的《感花(其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慨。诗人自称明年即将到达古稀之年,面对有限的生命,能亲眼见证多少次春天的轮回?这不仅是对个人生命的反思,也是对人类共有的命运的沉思。
“凭谁为补青天漏”一句,更显出诗人的一种无力感和困惑。似乎是在询问,在这广袤苍穹之下,有谁能够修补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裂缝,让春光得以洒落,带给大地生机与希望。
而最后一句“放出春光处处新”,则显露出诗人对于生命和自然美好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即便是身处暮年,也不愿意就此放弃对于新生的追求和赞颂。这样的情感表达,既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怀,也映射出古人对于春天永恒主题的共同情感。
不详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登临祇待此楼成,要与邦人乐太平。
甫及楼成余已去,匆匆一眺但凝情。
解鞍萧寺憩清幽,睡里忽闻黄栗留。
惊破梦魂何可恨,得知身在浙江头。
此垆当日饮神仙,醉倒和衣壁上眠。
酒醒兴阑人不见,但留佳话古今传。
送尽行人我独留,老夫无计解离忧。
劝君今夜休辞醉,明日江山总是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