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橘洲人寄橘

洞庭栽种似潇湘,绿绕人家带夕阳。

霜裛露蒸千树熟,浪围风撼一洲香。

洪崖遣后名何远,陆绩怀来事更长。

藏贮待供宾客好,石榴宜称映舟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在洞庭湖畔种植的景象好似潇湘之地,绿色环绕着人家,与夕阳相辉映。
霜降和露水滋养,使得千树果实成熟,波浪围绕着小岛,风中摇曳带来一片芬芳。
洪崖仙人留下的名声何其久远,陆绩怀橘孝母的故事更为人传颂。
储藏起来以备招待尊贵的宾客,石榴最适合映衬着船上的光辉。

注释

洞庭:指洞庭湖,中国著名淡水湖。
潇湘:泛指湖南地区,常用来形容美丽而富有诗意的景致。
绿绕:绿色植物环绕。
人家:居民的房屋,此指湖边的人家。
霜裛:被霜覆盖后又经露水滋润。
露蒸:露水的滋养如同蒸煮,使树木果实更加成熟饱满。
浪围:波浪包围。
风撼:风力摇动。
洪崖:传说中的仙人,此处或指古代隐士。
遣后:遗留下来的,传承的。
名何远:名声流传久远。
陆绩:东汉末年学者,以孝闻名,有怀橘遗亲的典故。
事更长:故事更加源远流长,寓意深刻。
藏贮:储存。
待供:准备用来招待。
宾客好:适合招待客人,表示友好与尊重。
石榴:一种水果,此处以其色彩鲜艳比喻美好。
宜称:非常适合,相得益彰。
映舟光:与船上的情景相互映衬,增添光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开篇“洞庭栽种似潇湘”即设定了诗的背景,洞庭湖畔的橘树栽植得如同潇湘之间的风光一般,这里通过比较表达了景色的美丽与繁盛。

接着“绿绕人家带夕阳”进一步描写了这种美景如何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绿意盎然的橘树环绕着村落,随着晚霞渐起,似乎把温暖的光线也带给了每一个家庭。

“霜裛露蒸千树熟”则是对季节和果实成熟状态的一种描写。霜裛,即轻霜覆盖;露蒸,则是指露水在太阳下蒸发的景象。这两者结合,形象地表达了橘子成熟时的场景。

“浪围风撼一洲香”则更进了一步,不仅描绘了橘子的味道,还通过“浪围”和“风撼”,传递出一种动态之美,以及这种美景如何在空气中弥漫,形成独特的香气。

接下来的“洪崖遣后名何远,陆绩怀来事更长”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这里提到的“洪崖”和“陆绩”,很可能指的是远方的朋友或故人。通过这样的提及,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亲朋的深情,以及彼此之间的情谊超越了空间的距离。

最后,“藏贮待供宾客好,石榴宜称映舟光”则是一种期待和邀请。诗人希望能将这美好的橘子收藏起来,等待着未来与朋友们共享。同时,提及“石榴”,很可能是为了强调季节之转换,以及这种美好时光的珍贵。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流露,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传达了一种深远的情谊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谢灉湖茶

灉湖唯上贡,何以惠寻常。

还是诗心苦,堪消蜡面香。

碾声通一室,烹色带残阳。

若有新春者,西来信勿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遇元上人

七泽过名山,相逢黄落残。

杉松开寺晚,泉月话心寒。

祖遍诸方礼,经曾几处看。

应怀出家院,紫阁近长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道林寺居寄岳麓禅师二首(其一)

门前石路彻中峰,树影泉声在半空。

寻去未应劳上下,往来殊已倦西东。

髭根尽白孤云并,心迹全忘片月同。

长忆高窗夏天里,古松青桧午时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道林寺居寄岳麓禅师二首(其二)

山袍不称下红尘,各是闲居岛外身。

两处烟霞门寂寂,一般苔藓石磷磷。

禅关悟后宁疑物,诗格玄来不傍人。

月照经行更谁见,露华松粉点衣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