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门前石路彻中峰,树影泉声在半空。
寻去未应劳上下,往来殊已倦西东。
髭根尽白孤云并,心迹全忘片月同。
长忆高窗夏天里,古松青桧午时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门前石路彻中峰",表明诗人所居之地与外界隔绝,只有一条石头小路通往远方的高峰,给人一种深藏不露的感觉。"树影泉声在半空"则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其中树木投影和泉水的声音似乎悬浮于半空中,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诗人通过"寻去未应劳上下,往来殊已倦西东"表达了他对于尘世间纷争与奔波的态度,即使寻找也没有得到期待中的回响,反而感到疲惫不堪。这里的"上下"和"西东"暗示了一种无处不在却又无所适从的迷茫感。
随后,"髭根尽白孤云并,心迹全忘片月同"则是诗人自述,他的胡须已然雪白,与天上的孤独云彩相伴,而内心的忧虑与世间的一切往事都已经被遗忘,与那轮明月共享一份宁静。
最后两句"长忆高窗夏天里,古松青桧午时风"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片段的怀念。在高高的窗前,他回忆着夏日的阳光,而那些古老的松树和青色的桧树在午后的微风中轻轻摇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山袍不称下红尘,各是闲居岛外身。
两处烟霞门寂寂,一般苔藓石磷磷。
禅关悟后宁疑物,诗格玄来不傍人。
月照经行更谁见,露华松粉点衣巾。
秋泉一片树千株,暮汲寒烧外有馀。
青嶂这边来已熟,红尘那畔去应疏。
风骚未肯忘雕琢,潇洒无妨更剃除。
即问沃州开士僻,爱禽怜骏意何如。
闲行闲坐藉莎烟,此兴堪思二古贤。
陶靖节居彭泽畔,贺知章在镜池边。
鸳鸯著对能飞绣,菡萏成群不语仙。
形影腾腾夕阳里,数峰危翠滴渔船。
忽忽枕前蝴蝶梦,悠悠觉后利名尘。
无穷今日明朝事,有限生来死去人。
终与狐狸为窟穴,谩师龟鹤养精神。
可怜颜子能消息,虚室坐忘心最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