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天山口大雪

危峰北去高无际,过岭风声水声异。

鞭鞘拂处险接天,风势吹人欲离地。

千峰万峰迷所向,意外公然欲相抗。

云头直下马亦惊,白玉阑干八千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穿越天山口时所见的壮丽雪景与险峻地貌,充满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赞叹。

首句“危峰北去高无际”,以“危峰”开篇,形象地描绘出天山山脉的雄伟与高耸,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过岭风声水声异”,通过对比过岭前后风声和水声的变化,突出了山岭的险峻与环境的变换,营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

“鞭鞘拂处险接天,风势吹人欲离地。”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山势的陡峭与风力的强大,仿佛连鞭鞘触碰之处都接近天空,风力之大甚至让人感觉要被吹离地面,展现了大自然的威严与不可抗拒的力量。

“千峰万峰迷所向,意外公然欲相抗。”这里诗人用“千峰万峰”来形容山峦的密集与复杂,同时“迷所向”则表达了在如此众多的山峰中迷失方向的感受,而“公然欲相抗”则是对自然力量的一种拟人化表达,暗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力。

最后,“云头直下马亦惊,白玉阑干八千丈。”诗人通过马儿的反应来衬托云层之低垂,以及山峰之高耸,将“白玉阑干八千丈”作为比喻,形象地描绘出山峰的高度,同时也暗含着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天山口雪景与地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宏伟,同时也流露出诗人面对大自然时的敬畏与感慨。

收录诗词(448)

洪亮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一字稚存,晚号更生居士。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 字:君直
  • 号:北江
  • 籍贯:阳湖(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746~1809

相关古诗词

伊犁纪事诗四十三首(其十一)

毕竟谁驱涧底龙,高低行雨忽无踪。

危厓飞起千年石,压倒南山合抱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伊犁纪事诗(其四)

谪出长城不许诗,一看瀚海放歌奇。

伊犁河谷行舟赏,塞外风情醉笔痴。

头枕天山明月睡,神游冰岭雪鸡嬉。

纵横篆隶闻西域,戍百归乡驻足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十三夜三鼓抵星星峡

天上星,白皑皑。地上星,黑累累。

星星峡中十五夜,天星地星光激射。

一屋皆支一星罅,须臾天晦地忽明。

地星却比天星青,北斗黯黯鸡初鸣。

声三号,眠户眨。炎炎火,星星峡。

形式: 古风

度赤金峡

兹山多赤云,石石悉灵异。

冥濛当月午,宝气烛天地。

丹砂亘南北,碧涧分巨细。

绝顶辟石房,玲珑逼天际。

青羊及驯鹊,一一向空睇。

稍南盘一径,石古路如砌。

森森女娲庙,客户竞私祭。

儿童聚乡塾,师出尽儿戏。

黯黯神烛昏,脂车作行计。

回坡何杂沓,足滑沙石腻。

出峡月已高,惊闻鼓声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