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与铁城诸子游小岭同赋(其二)

杖头标笠五铢轻,扶上孤峰四望平。

沧海东西浮岛屿,白云朝暮暗江城。

鸟逢吟客声相引,鹿认林僧路共行。

我是即山山即我,相看何用更知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冬日游历小岭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情之深。

首句“杖头标笠五铢轻”,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行旅者的形象,手持轻便的竹杖,头戴斗笠,轻装简从,透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风范。接着“扶上孤峰四望平”,写出了登山的过程,随着高度的提升,视野也变得开阔,展现出一种豁然开朗的心境。

“沧海东西浮岛屿,白云朝暮暗江城”两句,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大海的广阔与岛屿的静谧,白云的飘渺与江城的繁华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幅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鸟逢吟客声相引,鹿认林僧路共行”则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通过鸟儿与鹿的反应,侧面烘托出诗人与林中隐士之间的默契与亲近,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厚情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我是即山山即我,相看何用更知名”两句,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物我两忘的境界,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以及在自然面前,名利地位皆可抛开的超脱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明代山水诗中的佳作。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冬日与铁城诸子游小岭同赋(其三)

同游亦复爱清狂,出郭招携逸兴长。

坐石听泉衣带冷,就山尝茗齿牙香。

断崖路转冲晴雪,老树寒生透夕阳。

一度登临应不偶,閒云来往本无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西山寺

此山得似故山无,城上閒凭景物殊。

半面高窗临睥睨,千峰晴雪见浮图。

旌旄影接幡幢动,钟磬声随鼓角孤。

登望正逢多垒日,问僧何地结双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铁城长至

殊方风日八方同,到处天心静处同。

海国千家通赤县,沧溟一气应黄钟。

南来渐返羲和驭,老去难追夸父踪。

从此不愁山路远,昼长容我信孤筇。

形式: 七言律诗

留别铁城诸公还山

閒身随地得徘徊,雪尽南天一鹤回。

白首论交难远别,青春有约许重来。

归寻旧路家应近,行遇名山眼便开。

后夜故人相忆否,月明何处不登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