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觉

夕梦多梦之,觉来遂成忆。

忆子生平时,事往无一得。

信若此梦寐,岂不见颜色。

复存来告言,言虚音匪默。

是觉曷为真,觉梦可以惑。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翻译

夜晚的梦境频繁出现,醒来后就成了回忆。
回忆起你活着的时候,那些往事都已不再有任何收获。
如果梦境如此真实,怎能不梦见你的容颜。
你再次出现告诉我,言语虽空但声音却清晰可闻。
醒来为何会感到真切,醒来和梦境都能让人迷惑。

注释

夕梦:夜晚的梦境。
多梦之:频繁出现。
觉来:醒来后。
遂:于是。
成忆:成了回忆。
忆子:回忆你。
生平:一生。
事往:过去的往事。
无一得:没有任何收获。
信:相信。
若:如。
此梦寐:这样的梦境。
颜色:容颜。
复存:再次出现。
告言:告诉的话。
言虚:言语空洞。
音匪默:声音却清晰。
是觉:醒来时。
曷为:为何。
真:真切。
惑:迷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梦觉》,通过对梦境的描绘和反思,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以及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微妙关系。首句"夕梦多梦之",写夜晚梦境频繁,醒来后梦境犹在心头萦绕。接着"忆子生平时",诗人回忆起与故人共度的美好时光,感叹那些往事已无法再追寻。"事往无一得"流露出对过去的追悔和失落。

诗人进一步思考,如果梦境如此真实,那么是否还能分辨现实与梦境?"信若此梦寐,岂不见颜色",他质疑梦境中的景象是否能与现实中的色彩相媲美。然而,即使梦境虚幻,逝者的声音似乎仍在耳边回响,"复存来告言,言虚音匪默",这声音虽然虚无,却并非无声。

最后两句"是觉曷为真,觉梦可以惑",诗人提出疑问,究竟何为真实的感知,是醒时还是梦中?梦境与现实交错,让人困惑不已。整首诗以梦境为引,探讨了生命、记忆与现实的界限,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梦登天坛

夜梦登天坛,坛上两仙人。

来时乘白凤,去时乘白麟。

我问不我语,飒飒山中雨。

形式: 古风

梦登河汉

夜梦上河汉,星辰布其傍。

位次稍能辩,罗列争光芒。

自箕历牛女,与斗直相当。

既悟到上天,百事应可详。

其中有神官,张目如电光。

玄衣乘苍虬,身佩水玉珰。

丘蛇与穹鳖,盘结为纪纲。

我心恐且怪,再拜忽祸殃。

臣实居下土,不意涉此方。

既得接威灵,敢问固不量。

有牛岂不力,何惮使服箱。

有女岂不工,何惮缝衣裳。

有斗岂不柄,何惮挹酒浆。

卷舌不得言,安用施穹苍。

何彼东方箕,有恶务簸扬。

唯识此五者,愿言无我忘。

神官呼我前,告我无不臧。

上天非汝知,何苦诘其常。

岂惜尽告汝,于汝恐不祥。

至如人间疑,汝敢问于王。

扣头谢神官,臣言大为狂。

骇汗忽尔觉,残灯荧空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梦感

生哀百十载,死苦千万春。

何为千万春,厚地不复晨。

我非忘情者,梦故不梦新。

宛若昔之日,言语寻常亲。

及寤动悲肠,痛逆如刮鳞。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梦睹

闭目光不扬,梦睹良亦审。

既非由目光,所见定何禀。

白日杳无朕,冥遇尝在寝。

此恨不可穷,悲泪空流枕。

形式: 古风 押[寝]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