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

夜与轩同静,琴将枕共横。

无聊人易倦,有忆梦难成。

风带疏钟度,云扶片月行。

可怜童子睡,不解听秋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秋夜》由清代诗人陈文达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秋夜图景。

首句“夜与轩同静”,以“轩”字点明了地点,即轩窗之所,夜晚的寂静与之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接着,“琴将枕共横”,琴与枕并置,暗示了主人公在夜晚的闲适状态,或是独自一人,或是与友对坐,弹琴自娱,或是在静思中安然入眠。这样的场景,既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也体现了生活的雅致与情趣。

“无聊人易倦,有忆梦难成。”这两句通过对比,揭示了人在不同心境下的感受。无聊之人容易感到疲倦,而怀有思念之情的人则难以入眠,梦境难成。这种情感的细腻描绘,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

“风带疏钟度,云扶片月行。”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景象。微风吹过,带着远处稀疏的钟声,仿佛是时间的低语;云层轻轻托起一轮孤月,缓缓移动,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这些自然景象的描写,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赋予了诗歌以动态美。

最后,“可怜童子睡,不解听秋声。”这一句以童子的无知与纯真,反衬出成人世界的复杂与多愁善感。童子熟睡,不懂得欣赏秋夜的美妙声音,这既是对童年的怀念,也是对成人世界的一种感慨。整首诗在描绘秋夜美景的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百态的思考与感悟。

综上所述,《秋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感捕捉,以及对生活情感的深刻体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3)

陈文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赋示诸将(其一)

上相东行一叶舟,五更笳鼓起舵楼。

大名已自垂千载,此错何堪铸九州。

玉帛先将迎妇雁,河山权作犒师牛。

有谁哭向苍天问,万里孤臣海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赋示诸将(其二)

万年王迹起辽东,朱鸟祥开一粒红。

宗祖艰难曾卜洛,臣工计策祇和戎。

东邻地竟汶阳返,西帝图翻督亢穷。

旰食宵衣频北顾,涓埃谁为答宸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赋示诸将(其三)

郑氏归仁二百年,王师渡海扫锋烟。

廛无夫布宽征市,户有丁男尽力田。

黔首终身成异俗,弁髦何日戴尧天。

漫云殊域无知识,纵叩重阍亦枉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赋示诸将(其四)

圣明何事召干戈,万里扶桑骤沸波。

自大夜郎思比汉,辨奸英主早烹阿。

疮痍无奈伤元气,慈忍终当致太和。

壮不如人臣已老,诸君强起挽天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