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谢康乐维摩经十譬赞》八首(其五)

孰谓识性同,同寝各异见。

妄境故无恒,真如了不变。

梦觉俱强名,好恶谁与辨。

哂彼执著人,尚为浮物恋。

觉谓寝无知,寐中非无见。

意状盈明前,好思迭万变。

既悟眇已往,惜为淳物恋。

孰视娑婆尽,宁当非赤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释敬安所作的《拟《谢康乐维摩经十譬赞》八首(其五)》,以佛教中的维摩诘经为灵感,探讨了识性和梦境的虚幻与真实。诗中通过对比“识性同”与“异见”,揭示了人们在梦境与清醒状态下的不同认知和执着。"妄境无恒"暗示了梦境的瞬息万变,而"真如不变"则代表了佛家的永恒真理。诗人认为,无论是梦是醒,都存在着对事物的好恶判断,但这些都是暂时的执念。他嘲笑那些过于执着的人,仍然被世俗之物所牵绊。

"觉谓寝无知",诗人指出即使在睡眠中,心灵并非全然无知,反而可能有意识活动。"意状盈明前,好思迭万变"描绘了梦境中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变化。然而,诗人意识到这些都只是短暂的幻象,"既悟眇已往",对于过去的痴迷应当放下。最后,诗人提出疑问,是否能真正看透世间的纷扰,超越现实的局限,表达了对超脱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洁,寓言深刻,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和佛教教义的巧妙运用。

收录诗词(144)

释敬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谢康乐维摩经十譬赞》八首(其六)

大道寓影响,谁复知此理。

是中无实性,群有妄相拟。

本自绝名言,云何立彼此。

运心平等观,一任空华起。

影响顺形声,资物故生理。

一旦挥霍去,何因得像似。

群有靡不然,昧漠呼自己。

四色尚无本,八微欲安恃。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拟《谢康乐维摩经十譬赞》八首(其七)

浮云匪定质,变幻谁能测。

氤氲翳太虚,飞散穷顷刻。

含润若有施,观空了无得。

前尘虽云妄,转用资神识。

泛滥明月阴,荟蔚南山雨。

能为变动用,在我竟无取。

俄已就飞散,岂复得攒聚。

诸法既无我,何由有我所。

形式: 古风

拟《谢康乐维摩经十譬赞》八首(其八)

寥寥天宇廓,流电时一惊。

奄忽不可见,神迅谁与伦。

狂心倘可歇,智眼自圆明。

勿用世间想,貌彼虚空情。

倏烁惊电过,可见不可逐。

恒物生灭后,谁复核迟速。

慎勿空留念,横使神理恧。

发巳道易孚,忘情长之福。

形式: 古风

宴坐有得

兰若凝禅寂,柴门镇日关。

定中惟见水,身外忽忘山。

神理虽自悟,太虚宁可颜。

了然清净义,不在语言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