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王常侍登郡楼望山

四贤当日此盘桓,千百年人尚厚颜。

天下有名难避世,胸中无物漫居山。

事观今古兴亡后,道在君臣进退间。

若蕴奇才必奇用,不然须负一生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邵雍所作,名为《追和王常侍登郡楼望山》。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历史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才华与命运之间关系的思考。

“四贤当日此盘桓,千百年人尚厚颜。” 这两句表达了对古代圣贤之人的怀念,他们的事迹即便是过去很久,但在人们心中依然如同昨日,留下的美好名声历经千百年仍旧鲜明。

“天下有名难避世,胸中无物漫居山。” 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对于名利的态度。即便是有才能的人,也很难完全脱离尘世的纷争,因为内心没有过多的欲望,所以选择在山中自由自在地居住。

“事观今古兴亡后,道在君臣进退间。”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通过观察历史上朝代的兴衰变迁,理解到国家治理的道理其实就在于君主与臣子的相互作用和进退之间的平衡。

“若蕴奇才必奇用,不然须负一生闲。” 最后两句则是对于人才的使用和个人生命价值的肯定。若是一个人拥有非凡的才能,就应当有非凡的成就来证明它;否则,这辈子就白活了,未能达成自己的价值。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历史知识和对人才使用的洞察,还透露出个人对于才华与命运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恭和

雪消春动气清微,夹道都人望帝晖。

法部已调丝竹管,御袍初进赭红衣。

康衢弥节严三卫,真馆焚香降六飞。

宴罢瑶池回跸晚,五云通夜拥端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留题龙门二首(其一)

融结成来不记秋,断崖苍壁锁烟愁。

中分洪造夏王力,横截大山伊水流。

八节滩声长在耳,一川风景尽归楼。

行人莫动凭栏兴,无限英雄浪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二十二日晚步天津次日有诗

溪翁昨晚步天津,步到天津伫立频。

洛水只闻煎去棹,西风唯解促行人。

山川惨淡笼寒雨,楼观参差锁暮云。

此景分明谁会得,欲霜时候雁来宾。

形式: 七言律诗

分题得瘿木壶

天地产众材,任材谓之智。

栋桷与楹杙,小大无有弃。

方者以矩度,圆者中规制。

嗟尔木之瘿,何异肉有赘。

生成拥肿姿,赋象难取类。

檃括所不施,钩绳为尔废。

大匠睨而往,恻然乃有意。

孰非造化功,而终朽不器。

刳剔虚其中,朱漆为之伪。

斟浆挹酒醴,施用惟其利。

牺象非不珍,金罍岂不贵。

设之于楹阶,十目肯注视。

幸因左右容,反见为奇异。

人之于才性,夫岂远于是。

性虽有不善,在教之揉励。

才亡不可用,由上所措置。

饰陋就其长,皆得为良士。

执一以废百,众功何由备。

是惟圣人心,能通天下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