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效江南曲

郎船安两桨,侬舸动双桡。

扫黛开宫额,裁裙约楚腰。

乖期方积思,临酒欲拌娇。

莫以采菱唱,欲羡秦台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郎船平稳如两桨齐划,我的小舟则由双桨摇动。
她像扫开黛眉般打开宫中额饰,裁剪的裙摆紧束着楚楚动人的细腰。
分离的日子里她积聚思念,面对美酒也想借酒消愁。
不要唱起采菱的歌谣,那只会让她更向往秦台的悠扬箫声。

注释

郎船:指男方的船。
安:安稳。
两桨:两只桨。
侬舸:我的小船。
动:摇动。
双桡:两只船桨。
扫黛:描绘女子描眉的动作。
开宫额:打开额饰。
裁裙:裁剪裙子。
约:束紧。
楚腰:形容女子纤细的腰肢。
乖期:分离的时期。
积思:积累思念。
临酒:对着酒杯。
拌娇:借酒浇愁,显得娇媚。
莫:不要。
采菱唱:唱采菱的歌曲。
秦台箫:秦地的箫声,象征远方或高雅的音乐。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的第一句“郎船安两桨,侬舸动双桡”描绘了一幅平静的水上画面,郎舟与侬舸并行,表现了诗人对于和谐、平衡生活状态的追求。

接着,“扫黛开宫额,裁裙约楚腰”则是对女性美丽形象的描绘。这里的“宫额”指的是古代宫廷女子的装饰,而“楚腰”则是对南方楚地女子细腰的赞美,这两句诗通过对女性美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追求。

第三句“乖期方积思,临酒欲拌娇”表达了诗人在饮酒之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里的“乖期”是对逝去美好的感叹,而“临酒欲拌娇”则表现了诗人在回忆中想要珍惜和延续那份温柔的情感。

最后,“莫以采菱唱,欲羡秦台箫”则是在表达诗人不愿意用平凡的歌声去打扰心中的美好记忆,而是希望能够像古代秦台上的箫声那样优美,从而保持内心的和谐与高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女性美、过去时光以及文化象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之美的深切感悟和艺术追求。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与同年李定言曲水闲话戏作

海燕参差沟水流,同君身世属离忧。

相携花下非秦赘,对泣春天类楚囚。

碧草暗侵穿苑路,珠帘不捲枕江楼。

莫惊五胜埋香骨,地下伤春亦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及第东归次灞上却寄同年

芳桂当年各一枝,行期未分压春期。

江鱼朔雁长相忆,秦树嵩云自不知。

下苑经过劳想像,东门送饯又差池。

灞陵柳色无离恨,莫枉长条赠所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子初全溪作

全溪不可到,况复尽馀醅。

汉苑生春水,昆池换劫灰。

战蒲知雁唼,皱月觉鱼来。

清兴恭闻命,言诗未敢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子初郊墅

看山对酒君思我,听鼓离城我访君。

腊雪已添墙下水,斋钟不散槛前云。

阴移竹柏浓还淡,歌杂渔樵断更闻。

亦拟村南买烟舍,子孙相约事耕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