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许月卿的作品,表达了她对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的深刻体悟。诗中“涉世如溪谷,只宜在浅处”开篇,即设定了一种谨慎与平和的生活原则,告诫人们在复杂多变的人世间应保持清醒和警惕,不要轻易冒险深入。
“一生如一日,未暮早归去”进一步强调了珍惜光阴、及时行乐的思想。诗人提醒我们,一生短暂犹如白驹过隙,应在年华尚未老去之前回归自然,享受平静的生活。
接下来,诗人以韩淮阴为例,批评那些涉世太深、功成不退的人。通过“功成身退岂不好,当时何事归不早”这两句,诗人提倡了一种合理的功名观和退隐观,认为人们应该在适当的时候退出舞台,让出成就与地位。
“人生少年须立事,生我不应负天地”则表达了对青年时期的积极态度和责任感,主张青春时期应当有所作为,不辜负生命赋予的重托。
诗中的后半部分转向个人生活和情感体验。“了却君王事便休,去时莫待雨淋头”表达了一种对政治和官场失望后的超脱态度,劝诫人们在完成自己的职责之后,就应该及时抽身,不要等到天气变化、境遇变幻才后悔。
“如今版图半烟雾,眼看流离无限子”则描绘了一种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不定的情景。诗人感慨于世事纷扰,人们流离失所,无尽的悲哀。
而“取将旧物还君王,襁褓赤子寝之床”则展现了对过去美好记忆的留恋和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忧。诗人似乎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过往生活的眷恋,以及对未来的不安。
“青天白日正亭午,归去弹琴鹤对舞”是诗中最为动人的片段,描绘了一个宁静美好的图景:在晴朗的午后时分,诗人选择回归自然,弹奏琴瑟,与飞翔的鹤群共舞。这一幕象征着心灵的自由和超脱。
最后,“静与贤传不□□”这一句因残缺,意义不明,但可以推测诗人在这里可能是在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交流相结合,形成一种完美的人生境界。“春风吹袂浴沂天”则是对这种境界的一种美好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和谐、生命力与美好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作品,它探讨了人生意义、处世态度、功名利禄以及个人情感等多个维度。通过许月卿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一位宋代女性对于人生与宇宙的独特理解和体验。